我十分喜欢这一季「爱死机」

也许是因为第二季太让人失望,昨天刚放出的第三季「爱死机」让我找回了第一季初看时的那种快乐。傍晚直接一口气把九集都看完了,睡前竟还在回味其中的故事,实在是过瘾。既然今天依旧印象深刻,那么不如记录一下对其中几个故事的感受。

Bad Traveling

看的时候就发觉这一集叙事节奏拿捏得当,剧情也完整。于是查了一下资料,这集是大卫芬奇第一次执导动画的作品,那不愧是电影导演,即便只是一集十分钟的短片,起承转合也都完整,且丝毫没有仓促的感觉,足以见到导演功力。整个故事还有数次反转,在观众的视角中,男主在正义与邪恶之间来回切换,直至最后高潮部分才揭开真相。故事没有宏伟的背景设定,甚至全片只有一艘船上的场景,但依旧深刻地探讨了人性,作为目前这一季评分最高的一集之一,实至名归。

Jibaro

这一集应该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作为本季最后一集,论配乐还是画面都令人记忆犹新,为这一季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这也导致我睡前还在回味。一开始看到这一集的画风,就意识到这是和第一季「The Witness」同一个制作组的作品。因为男主失聪,使得很多场景下这一集澎湃的配乐与留白相互交替,配合有张力的画面,每一帧都直击心灵。故事似乎在映射殖民者与殖民地,探讨了人的欲望与侵略,让人感觉一种说不上来的苍凉与无助。

The Very Pulse of the Machine

这一集有些像第一季里广受好评的「Zima Blue」,不仅仅是它们同样是有着很高的艺术性,还同样探讨了生命和存在的意义。这一集通过药物致幻所产生的幻觉,构建出了天马行空的动人画面,加上主人公不断地同自己的对话,慢慢探讨了精神和生命的永恒。

Mason’s Rats

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集,讲了农场主和高智力老鼠们斗智斗勇的故事,最后合家欢的结局让人感觉温暖。虽然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好莱坞式电影故事,但叙事手法并不俗套,也不容易猜到后续的情节。虽然没有其他几集那种反转和震撼,但看完足以让人会心一笑。

Night of the Mini Dead

一个非常精简的小故事,有着可爱的上帝视角和卡通画风,讲了一个因为一件小事而引起的地球毁灭故事。在故事的最后却把视角直接拉到整个银河系,诠释了一件小事足以引起地球毁灭,但地球毁灭对于整个银河系来说又是那么微不足道,很妙。

壬寅年四月小结

拖了许久,似乎差一点就会放弃写这个月的小结。这个月着实是乏善可陈,想到我还在上一次的小结里说道:省去通勤在家办公也挺开心的;换成这个月的我是万万不敢说这样的话的。在家的工作效率已经不能用简单的低来形容,而且这不仅仅是我自制力的问题,而是每个同事的自制力都会影响到我的工作效率。很多原本简单的交流以及容易推进的项目,在这个时候变得拖沓,工作也被假期而打乱了原本的节奏,这大概能从调休上班那些天同事们的灰头像中看出些许端倪。

两年前的四月我在芝加哥的家里度过了一段漫长的隔离生活。“庚子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晚,那遥遥无期的样子让人感到些许无助。这个月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呆在家里,失去了一些东西,比如春天的公园和湖边;不过也捡起了一些东西,比如看到一半的剧集和书。”这是我两年前的四月小结中说的,把这段话放在当下也没有丝毫不妥,生命中的两个春天就这么被无情夺去了。

我似乎没资格去抱怨,面对一整个月汹涌而来的奇闻逸事,我显得平静不已,我也不愿去大肆宣扬他人的悲喜经历;毕竟比起很多人,我有住所遮风挡雨,不必为食物发愁,不愁断了经济来源,不会因为孤独而郁郁寡欢。我告诉自己,往好处想,至少这段时间都没什么开销,也没有无法拒绝的社交活动,每天也有了许多时间陪伴狗,没有被抓去方舱隔离,没有被彻底锁在家里,多少还算个幸运儿了吧。

小区里各式各样的花卉争抢着开放,盛开、枯萎、落败,无一逃离这生命的循环。每周似乎都有新的花开,从三月的日本晚樱,再到睡莲、夹竹桃,很快便是白玉兰了。

既然很多事情我也无力改变,那认命了。

四月随想

4.12

冬天似乎逐渐远去,在家里没有丝毫察觉。下午穿着往常的外套出门时才发现似乎是穿多了些,春季已然来临许久,风中夹杂着温暖的湿气,到了适合出门踏青的季节了。

仿佛回到了两年前的芝加哥,这些天的生活无趣了起来。那年也是三月,第一次见到那个城市如此沉寂,无人的街道,紧闭的大门,寥寥的行人。两年前我因为这些原因匆忙离开时,可不曾想过两年后我还会遇到这相似的一幕。

短暂的清明长假一晃而过,回过神来已是最后两小时,也许很快我便会入睡,没有了意识。一些不合时宜的念头窜进了脑海中,我把关了的音乐再次开启。

4.19

我们对生活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它抑或正在朝着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变化着,那我做的许多事情应该都源于此,对于工作的选择、对于交友的取舍、对于开销的管理。如果说你生命的终程来自你某一时刻的想象,那么从那个想象开始的每一件发生的事情,都将是通往那个终点的过程,它们犹如雨天湖面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涟漪,掀起波澜,却终归于平静,淹没在整片湖泊中。

4.25

躺在安静的房间里,对着空白的天花板发呆,原以为一切会匆匆结束,回归于它原本的轨迹上,不料生活愈发缠绵悱恻,望不到尽头。

嘈杂的声音还在脑后盘旋,如同盛夏屋外不绝于耳的虫鸣,让人心烦意乱。我疲惫地应对着各种琐事,回答一些无关紧要的问候。身体说不上来具体哪里不适,但无论如何辗转都难以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

翻了翻手边的书,不知为何文字无法进入脑海,它们零散地飘在眼前,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壬寅年三月小结

突然起来疫情打乱了原有的生活,没法继续每周两次的游泳和若干次健身,每天似乎变得无趣了起来。

已经连续在家工作许久,最可惜的是新的显示器没有到,不然一定能大大提升在家办公的体验。也正是因为这段时间的居家生活,对家里缺少的东西和想要的东西有了更多想象。此时才意识到很多家用品的重要性。接下来准备换一把电竞椅,保护一下日益老化的劲椎和腰;可能需要好好调整一下家里的灯光,需要更多的光源以适用不同的场合。对了,还缺了些趁手的厨具,改变一下每天做饭吃饭洗碗的机械生活。

捡起了前段时间因为忙碌而不得空看的书,又新开了几册一直想看的,但每天在家总是犯懒,一沾到能躺下的地方便不省人事了。所以这段时间睡眠倒是充足得很,以至于我开始困惑原来自己可以花这么久的时间在睡眠上面,尤其是那一天没有喝咖啡或是浓茶的话。

一开始在家办公时还觉得每天省去了来回通勤的时间是一件好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发现这样下去除了每天的工作,还要花时间和心思在日常饮食起居上。每天操心中午吃什么,家里还有什么吃的,哪些食材需要尽快吃了,疲惫不堪。

看着外面的天气愈发暖和,心里就越不是滋味,大好春光岂不是被白白浪费了。原本想着出门踏青,去山里去江边,都化作泡影,不知等恢复那天,是否还是春光无限。

衡山路

“前方左转进入衡山路。”

灯光在面前不远的地方汇聚、迸发,最终在眼角四散而去,化作虚无。清了清干涸的嗓子,嗅了嗅衣服上沾染的那说不出来的杂糅气味,刚刚的一切似乎还未远去,它们一幕幕在此刻重现,似幻似真,无法辨别。远方的路灯逐渐连成一片,点缀着那并不漆黑的夜,远方隐约的鸟鸣,预示着明天。

一切如同我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一样,身边的人们,周围的建筑,存在于这片不算大的土地上,人和人在这里相遇、交错,接着或是交织或是离别而去,无论哪种,都是他们存在过的痕迹。

没有人会知道再见的日子,就像离我们而去的诸多事物,离开便是离开了,生活掩盖不了其中那伤感的气息,顶多像是舒缓剂,延缓并削减人的情绪直至它变得微不足道为止。酒精却是相反的作用,轻轻拨开那厚重的沙土,挖掘出深埋在此的种种情愫,让它们暴露在灰黄色的月光下。

我好像找回了一些快遗忘的东西。

壬寅年二月小结

各个节日都在这个月被凑到了一起,

这个月终于买到了心心念念的PS5,怎么说呢,之前一直没有买的原因是的确我不愿意溢价购买一件产品,并且它不是必须的情况下。但因为运气好,偶然获得了一次购买资格,那既然缘分来了,那就买下吧,恰好这个月发年终奖,奖励自己一台PS5总不是一件过分的事情吧。

一个月的健身总算是坚持下来了,每周两次这样的频率对我来说毫无负担,所以正在考虑多加几次训练。公司的健身房是个好去处,中午或者下班以后花些时间在健身房,一来仿佛是合理摸鱼,算进了在公司的时间,二来免去了来回路上花费的经历。因为自己更频繁地往黄埔区跑,所以正在考虑住到市中心去,但相对应的,可能我能接受的价位里,能租到的房子肯定不如现在的好,即使它依旧不便宜。住市区还有诸多好处,比如更丰富的下班后生活,各种餐厅,还有更热闹的街道这些,当然周末和朋友出门时也不必花太久在路上了。

可能是因为恢复健身的关系,这些天总是睡不太够,每天无论几点躺下都能一觉睡到早上八点。更有一次在头天晚上九点一不小心睡着以后,依旧是睡到早上八点才匆匆起来。当然充足的睡眠是健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我来说应该比饮食更重要些。

这段时间在吃的上面的支出似乎是成倍提升,一有空就出去找好吃的餐厅,带钻的带星的,总想着要把沪上有名的餐厅都体验一遍才行。除了吃,那喝的自然也没有落下,一直听说上海是咖啡馆最多的城市,我的确是深有体会,满街的咖啡店让人应接不暇。无论是随意买一杯连锁咖啡店的拿铁,还是去独立咖啡店看看来往的人,水准都对得起上海人对咖啡的热爱。有时候点手冲时,我会仔细观察店员冲泡的手法,片刻过后,一杯独一无二的咖啡就在我手里了。

最近把原本在碎片时间看的B站油管、刷的微博、挂机手游都尽量换成了剧和电影、书籍、以及主机游戏,好处是少了些自己什么都没有做的感觉,但也常常忘记了时间,一看一玩就两个小时过去了。效率最高的依旧是在通勤的时候,看完一章书,一集剧,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计划着要搬去市区里了,大概是徐汇静安长宁三个区里面挑。好像自己的需求又改变了一些,这一次是需要离地铁非常近,这样我每天的通勤时间可以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并且离我常常去的街区也更方便了些,例如去健身、去见朋友们,还有一些自己常去的商场。这么算下来,最好的选择是1/9/12/15号线沿线地铁站,这样会比较方便到公司。当然找房子这件事还是要看缘分的,实在是急不得,等再暖和一些就可以着手看起来。顺便在买房前,把在各个地区、不同类型的生活都体验一遍,才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算是为之后的计划做准备了。

临近月底,天气也逐渐转暖,把厚衣服收拾好塞进了箱子里,应该到年底之前不会再见到它们了。春天的来临真是让人欣喜。

壬寅年正月小结

还记得上一次虎年春晚时,小虎队重聚,那年是2010年,于是可怕的事情就来了,距离那时竟然已经整整一轮十二年过去,不禁感慨起时间竟一晃而过。

这个月忙着写去年的年终小结,于是原本应该月底就写的每月小结被拖到了现在才开始提笔。

这个月去了趟丽江,也算是第一次带着十一月份买的新相机出门。本来想趁着这次旅行再添置一枚镜头,但因为行程订的太赶,大概提前两天订的票,已经来不及到货了,再加上自己也懒得去淮海路上的索尼旗舰店购买现货,只好作罢,心想反正又不是不能拍。虽然确实在旅行过程中时常遇到自己需要其他焦段的情况,但也不至于遗憾。留下照片固然重要,拍摄一些好看的照片确实让人满足,但旅行本身的体验和目光所见的景色,才是留给你自己的。顺便经过这么一次旅行,对自己手上这台相机又熟悉了不少,期待下一次再带它出远门。

回过头来说说旅行本身。因为疫情的关系以及不是节假日期间,丽江,甚至整个云南的游客都非常少,而且从某个时期开始,全国的旅行团几乎都不再办长途旅行,以至于我在丽江这么多天只见过一些零星的游客。丽江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对外地的游客非常友好,即便我在出行前两天上海已经出现了感染病例,但那几天都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因此旅行体验整体非常好。这次见到的丽江古镇仿佛回到了它原本的样子,没有游客人挤人,餐厅、商店、酒吧都可以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而不必担心等位排队。第一天住在古镇的民宿,早晨从民宿里出来寻找早餐,整个古镇安静得只剩下零星的鸟鸣,阳光穿过古朴的建筑,缓缓撒在石板铺成的路上。

这个月在看石黑一雄的书,前段时间一股脑买了他一整套已出版的书册,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定要买,但总觉得肯定有兴趣都看完。除此之外,还在准备看严歌苓的几本长篇小说,不知道能不能得空看完。碎片时间看书总觉得不太够,但每每回到家以后又没有什么心思去看。

还想着把拍的照片配合文字整理出来,做类似旅行杂志的电子期刊,但这件事目前还停留在思考阶段,虽然它足够有意思。的确,到了年初总是会有一些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的想法冒出来,例如想做什么、想去哪,渴望在这一年里实现。

哦对了,得益于新办的一张信用卡,下个月开始便可以恢复健身了。我发现有些事情,一定要花一些代价,才会逼迫自己去做。正如这张信用卡其不菲的年费,然后每个月限定八次星级酒店健身房,于是就可以保证自己每两次健身,又因为酒店健身房的泳池,和不错的环境,和需要提前预约,这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自己犯懒的情况。然后说起目标,不就是为了夏天去一趟海边吗。

辛丑年记

前言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度总结时间,在开始动笔前我先去翻了翻去年写的在庚子年即将结束前,纵然也有些许遗憾,但似乎一切也大致按当时的想法前行着。

新年之际,我首先希望自己能有余力再次延续这个写下年末总结的传统;其次我希望在未来这一年能真正享受到前面所提到的那些能令人愉快的事物;最后,听我分享了这么多,“我也祝福你,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中获得幸福。”

在最后,我好像也没有一个具体且实际的憧憬,只言片语里尽是缥缈愿景,唯一可以被量化的就是延续总结的传统,这么看来这即将实现。

我记得中学时候就会在空间里写一些年末总结之类的文章,后来这个传统一直被保留了下来,有些当做日记存在了本地,有些则是被发了出来。又翻了翻网站里记录着的最早的一篇年末总结年末总结二零一六,其中有一句:

不出所料的,这篇年末总结似乎拖了近一个月,拖延症这件事似乎伴随了自己一整年。

我不禁笑了出来,就这点来说自己似乎一点没变。

关于文学

我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热爱文学作品的,我甚至没有搞明白自己为何热爱,但这件事就是不经意间在这些年里发生了,可能是「雪国」里那场绚丽的大火,又或许是「第一炉香」里那句“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头上去。”可能我喜欢通过这些作品去感受不一样的人生,共情能力在此时发挥了作用,我被拉入不同的故事中沉浸与感受,它们或多或少地塑造了我的价值观,或多或少地改变了我。

没有尽头的「丰饶之海」

「丰饶之海」这个系列贯穿了这几年,在我的生活里断断续续地留下了特别的印记。二零一六年的那篇总结里提到我那时看起了第一部「春雪」,我依旧记得那时在每天去学校的地铁上捧着Kindle的自己,阳光透过列车车窗,从冬季照到了春季。后来则是去年看完的「奔马」,陪我度过了那段疫情刚开始的时期,开始看的时候还是料峭的初春,结束时却已寻不着春天的痕迹。非常喜欢近期在看的「晓寺」,正如题目中所透露出来的,禅意贯穿其中,意味深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看完它,不知道什么时候看完整个「丰饶之海」,不希望这一切结束得太快,正如很多其他的事物,我依旧对终结和离别难以接受。

遇见下一个「纽约客」

白先勇的作品中,短篇小说集是我的最爱,之前看「台北人」如此,今年的「纽约客」依旧如此。纽约在上世纪远离了一切动荡,但纽约却处处可见因为战争、政治、社会动荡所带来的变化。人们怀揣着憧憬与希望不远万里,从世界上不太平的一隅来到这里,带着最亲近的家人、最珍重的物品和最深刻的记忆,在这片拥挤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洪流中被侵蚀,直至消磨殆尽,每个人都在与命运对抗,与社会对抗,那其中所迸发出来的生命力让人触动。

一直有个暂时成为纽约客的梦,融入在嘈杂的街道里,藏身于一间木质地板的旧宅中,闻得到街对面的咖啡店,看得见街口的书报亭,我无需在乎在这里做什么,只需要生活片刻即可。但梦之所以让人憧憬,就是因为它不够真实。反观「纽约客」里的纽约客们,被真实的生活蹂躏碾碎重生,最后消失在时代中,顷刻间被城市淹没。

去年我说,“明年注定不会像今年这样如此悠闲了,但是一个月1-2册的阅读还是希望能够保持下来。”的确,这一年并没有完成很多阅读,仅仅随心地看了一部分,也没有什么计划,想到什么就看些什么。顺便还补了一些获奖的电影,从上世纪的到今年的,也依旧是毫无计划地随心情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起今年早些时候,每天要花上将近三个小时通勤,细想一下那时候的效率是最高的,一周就可以读完一本书,或是看完一部剧。看来留一些时间给通勤也不是一件坏事。封闭的车厢里,抽出身来进入另一个空间,不失为一件美妙的事情。

关于旅行

去江边

长江是贯穿这一整年的主题,正如它贯穿了半个中国一样,它也贯穿了我前半年所有的假期。从年初开始决定每个月出一趟上海,于是便从南京长江大桥一路看到了武汉长江大桥,不知道在这一座座越江大桥建起前,人们望着这奔涌不止的长江是否会感到望而却步。滚滚江水自西向东,终在上海赴向大海。

去海边

大海则是贯穿这一整年的执念,这一执念直至中秋才得以圆满。心心念念的去海边在胶东半岛的绵延不绝的海岸线上如愿以偿,青岛的海风就像初恋,它青涩含蓄,它温文尔雅,它舒适清爽。海浪拍打着形状不一礁石,发出了各色的声音,那是夏季离开前最后的吟唱;被激起的海水冲破堤坝,浸湿了脸颊,那是大海激动澎湃的泪水,在夜色中被月光照得晶莹。

天亮了,海风径直穿过教堂的塔楼,远方的海面平静下来,和昨晚强劲的力量判若两人,像相处了许久的恋人,依旧使人悸动,依旧沉浸其中,但一切终归平常,一切终将安稳。教堂的钟声总在你忘记它时重重响起,不知道对面那座山头红色屋顶房子里的人们能否听到此时的钟声,教堂大殿内彩色玻璃窗下透过的七彩光芒是否也来那里。

去远方

本来今年还计划了不止一次长途旅行,有西南,有新疆,有东北,还有海南,却因为各种不可抗力因素或者纯粹犯懒而搁浅。原以为今年的能探索更多我未涉足的地区,没想到却困在上海了。好在这些都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计划依旧存在,仅需一段不用太长的假期,和一位值得信赖的伙伴。

关于感情

一直都很感激母亲十分尊重我,我们如同朋友一样相处着,常常同对方分享最近的琐事。不知道这样的关系是什么时候或者什么情况下形成的,我猜测是某一个阶段开始我们对对方都没有情感上的依赖性,她不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我身上,正如我也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对付一样;她的生活充实且愉快,常常与朋友出去进行一些前些年忙碌时不曾有时间的活动,正如我也有了更多自己的生活,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身上,是一种非常舒适的状态。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没有经历同亲朋好友的告别,就这点来说,保持现状是最好的结果。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人健康顺遂变成了一件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事情,虽然知道这样的状态注定无法永恒,人生百态是常事,但依旧希望如此这般可以再持续久一些。

我们把目光所及之处的海域称为“大海”,其实在更远的我们所看不到的那一片,我们称之为“大洋”。我们注定无法像征服大海那样,轻易翻越大洋。它把陆地分割,使得几片大陆无法联系紧密,让人们天各一方,遥遥无期。海水终究冰冷,温暖不了躯体,安抚不了人心。而那潮涨潮落的每一日,才是我正在面对的。下一个清晨,日出依旧准时来临,阳光普照,那将是新的一天。

关于自己

一七年朴树的「猎户星座」专辑里第一首歌叫「空帆船」“让我半醉半醒地游荡在我的命运中,让我跟随着她的起伏与她共舞,我爱这被风带走不会再有的每一天,那只有我自己知道的快乐。”

这一年完整地开始接触到国内的社会环境中,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如此,好在前些年的暑假回来的日子,让我面对这一切时并没有那么不知所措,庆幸没有完全脱离这个环境,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联系正变得越来越脆弱。没有疼痛,没有不适,没有慌张,我坦然接受这一新角色,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进程。

愈发觉得很多事物对我来说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比如没有必要的社交关系,又或是无关紧要的物件。相比之下,生活中的每一天才是过去这一年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天我都有大把时间和自己相处,和自己的狗相处,和朋友们相处,和我的居所相处,和公司以及同事相处;这些容易被认为是习以为常且一直存在于我生活里的事物才是这一年最值得被提起的。

我从来都不觉得任何人会是一个特别的个体,需要有特别的使命而进行一段特别的人生,或许每个人都在找寻自己的存在的意义,都在每一条看似不同的道路驰骋,但直到最后一切趋于平静时,生命的轮回使得我们终将面对同一件事。让人感到满足和幸福的事情有很多种,或是名望、或是艺术、或是亲密关系、或是留下历史,这不尽相同的满足感让人们拥有着不同的经历,但说到底依然是殊途同归。我开始体会到他人对不同事物的追求,我也不再以我自己被框定的标准和狭隘的取向去量度他人,正如歌里说的,“那只有我自己知道的快乐”

这世界看似变得停滞不前,但它依旧按照某种规律持续运转;我亦是如此,看似目前的生活和去年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一年里所发生的事情就像是通往哪里的路途,对某些事情产生着或许深远的影响。无论怎样,至少目前的状态是让我满意的,有一天被问起最近有什么困扰时,我竟一时语塞,想了半天都想不出一个值得说出来的。也许很多年以后,如果不读起来这篇年末总结,我应该不会再记得这一年,它似乎太过于普通而平凡,这一年的我也是如此,我应该接受平凡,接受平凡的一年,接受平凡的生活,接受平凡的自己。

关于世界

这是今年的最后一个话题,斟酌了很久该从哪个地方开始。回看去年,我是如此悲观,审核、政治、社会、围城,“我再也想象不出拨云见日那天的样子”

它还好吗?

今年不愿再去纠结这个世界还会不会这个问题,无论我关心与否,它依然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着,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注定会被记录进历史,以后的人们会在历史书上读到“人类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传染病,其影响范围之大,覆盖了地球的几乎每一个角落,直至多年以后,它的影响依旧存在……”

早在前年年初时,我就说过,也许2019年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世界最好的一年,现在看来,这一想法依旧成立,并且这“很长一段时间”似乎变得更久了一些。

但这场大疫也不是一无是处,它似乎让人们更加依赖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例如居家办公的大力推行、在线娱乐的流行趋势、元宇宙的概念,让我们意识到了虚拟世界的重要性,也许这的确会成为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以便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娱乐消费需求以及抵消因人口急剧增长所带来的负荷。望向身边的手机,其实我们早就已经参与到这一发展建设过程中了。至于之后会怎样,我也不知道,明年这时候也许可以继续进行这个话题。

随他去吧

这一年似乎看清了许多事情,也看淡了很多事情。作为个体,我们拘泥于整个社会的规则与形式,我们在时代的驱赶中随波逐流,我们藏匿在这个偌大的世界中;我们的选择余地太小以至于我们无法顺应我们各自真实的想法,我们能做的事情太微不足道以至于我们无法轻易改变除了自己以外的事物。

结语

拖延症一犯再犯,最后写到这里已是农历新年。这乏善可陈的一年,我只能没有重点一般随意记一些,或许还可以从之前每个月的小结里窥探一部分我这一年的想法以及经历,也许以后我便会开始翻看这段时间所记录的生活了。既然新年了,那就祝看到这里的你在新的一年里能达成一些自己的愿想,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获得幸福。

辛丑年腊月小结

进入了十二月就意味着节日接踵而至,上海到处充满着节日气氛,我觉得在上海的外国人一定很好奇为什么这里的人这么热爱过圣诞节。这几天去的每家餐厅都精心布置了圣诞装饰,街边的梧桐树也挂满了彩灯,这就是上海吧。

说到餐厅,最近不仅仅是在周末,即便周中也有两三天时间在各式餐厅吃晚饭,上海的餐厅仿佛吃不遍似的。探索餐厅有趣的地方已经不仅仅是食物本身了,还有餐厅的布置,老板的性格,餐具菜单灯光等等,它们互相作用,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再者,一家用心布置的餐厅,口味能差到哪去呢。

工作上最近因为新的CEO,又迎来了一波调薪,再算上明年二季度的普调,这一波工资三连跳让人直呼太香了,导致这几天摸鱼都开始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再加上同事和老板都十分友好,目前也没什么压力,于是上班就让人觉得轻松愉快不少。接下来还有元旦假期和春节,可以开始计划去哪玩了。

太久没有出上海,着实有些憋得慌。下个月怎么样都要出去玩一趟,但至于去哪里,暂时还没想法。不过可能又想去海边了吧,是时候把这件事提上日程,计划起来了。

突然意识到这个每月小结已经持续两年了,原本是因为生活节奏慢了下来,所以需要记录下那平静的一个月里,为数不多的时刻。现在生活丰富了不少,反倒想说的就没那么多了。一方面是因为平时也都有在社交平台展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为此花的时间少了,不再像以前一空下来就琢磨着写些什么才好。但还是希望这个主题可以持续下去。

这几天温度骤降,一下子跌到了零点,秋天买的羽绒服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从衣柜里拿出来裹上,似乎也没有那么冷了。可惜没有把围巾棉帽手套一并搬过来,只能找个时间去拿一趟才是。

一年即将过去,翻了翻过去一年里写的小结,好在一切都较为顺利地进行着,似乎我期待的事情总能在不久的一两个月后被实现,这是让人欣慰的地方。纵观这一年,也并没有出现让人措手不及的意外,平静的生活才是让人感到安心的常态。其他具体的我就留到年终总结里再说吧。

那么最后,祝圣诞快乐、元旦快乐,各位壬寅虎年再见。

辛丑年冬月小结

这个月的主题应该就是购物了,在这个月拥有了不少自己念叨了很久的东西,比如全画幅相机。买Sony A7R3的原因也很简单,它现在没有以前那么贵了,并且我前段时间在拍照的时候总会发出“这时候要是有A7R3和某某镜头就好了”的感慨。至于自己的需求,我主要用它来拍摄建筑、街景,还有一些室内场景,比如家里的陈设和自己的物品,当然除此之外偶尔还要拍人像。选镜头也是以这些角度考量的。

所以接下来应该会更频繁地发一些照片到博客上,还有计划开设一些以摄影为主题的博客,或者说是有丰富照片的内容,可能有些像杂志的形式。至于主题,应该会更倾向于旅游风光、城市人文一类的,终于想起自己最开始的博客定位了。

奥斯卡题目电影补完计划一直在持续中,这个月重新看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依旧记得我小时候看完了久久无法平静的心情,非常过瘾。这次重看给我的体验是差不多的,但同样的,自己又多了一些新的理解,特别是对电影中男主哥哥这一角色的重新认知,“原来他的人物设定这么复杂,性格变化这么丰富,非常有意思”。

可能是因为新的相机,最近更愿意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游走,去了很多原本路过很多次却不怎么在意的地方。比如衡山路那一片,似乎每次都匆匆路过,从来没有停下来好好走走看看这附近有什么,没想到这么令人惊喜。这个月还常去娄山关路,还记得小时候我每周都从这里坐地铁往返学校和家里,十多年过去了,这个站似乎隐约有当年的影子。第一次深刻感受到城市变迁的样子,那种感觉就像是,这里似乎还是同一个地方,但无论是周围的建筑和商铺,路过这里的人们,甚至此时站在这里的自己都早已完全不一样了。甚至还可以计划着从这里坐到科技馆,重温一下儿时上学的整趟路程,不知科技馆那站还有没有当年热闹的样子。

即将又是年底了,计划把去年那个订阅盘点在今年也延续一下,不过这又是个大工程,但也许可以在今年结束之前写完?

  • © 2014-2024 Jason Yan
  • PV: UV: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