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春末

雨稀稀拉拉地下了近一个月,直到七月上旬才彻底打住,也就是俗称的出梅。去年上海的梅雨季直接被跳过,然后好像被一并加到了今年似的,阴雨天连连不绝。衣服晒不干是最头疼的事情,不禁怀念起以前有烘干机的日子,并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安一个好用的烘干机,顺便还有洗碗机、自动洗拖一体机,总之就是能不亲自动手就不动手。

随着暑假的来临,公司里到处都是被家长带过来的小孩,前几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我没有见过这番景象,现在也算是完全恢复成了19年以前的样子。这给我带来的困扰是,下午把电脑搬去餐厅办公的时候,就没有那么清净了,不过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整个公司好像充满了活力和童趣,不再像一个冷冰冰的运转着的大型工厂了。

这个夏天没有任何的出行计划,一来是觉得春天已经出门很多次了,二来是因为这个暑假旅游行业异常火爆,想了想还是不要在大热天去到处挤了。于是安排起了下半年的旅行,办了韩国签证,预约了美签,还计划办澳洲的旅游签,久违了的自由的感觉。

今年夏天决定续租我现在住的地方,看了几处房子,并没有遇到什么太令人满意的。相比之下现在住的这个公寓虽然面积不大,但是装修新,地理位置好,再加上房东诚意邀请,我也就没有再折腾的理由,避免了搬家这件近期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可能唯一让我没那么舒心的就是通勤问题,虽然前后50分钟的地铁因为总是有座位还可以让人接受,看看剧很快就过去了,但是两头走到地铁站的距离都接近十分钟,天气正常时还算好,最近天气热了起来就要了命。不过我发现好像不管男女,从地铁站出来大多都会撑起遮阳伞,于是我也就不愿在乎别人的目光,随波逐流地撑起了遮阳伞。

前两天在网上发了预约美签的信息,有不少人来问我是不是要回去美国,很可惜我现在只是在办旅游签。这些日子我又重新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本身重回美国的机会还是有不少的,去读书,或者工作调动,但无论是哪个都不是我最近的计划。因为至少现在的生活还是挺让我满意的,轻松且自由。机会也随时存在,正如我之前说过的,一旦我认为生活遇到了瓶颈或者陷入一种枯燥的循环中,我就会争取机会并寻求改变了。

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我一定会思考在不同地方生活所能带给我的东西,但我也深知很难有一个地方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全方面让人满意,我只能在各个选择中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一个相对合适的方式。说到底,我们每个人想要的东西总是不尽相同,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虽然幸福的感觉是相似的,但通往幸福的方式有千万种。

最后,可能要稍微讲一下为什么最近停下了写每月小结这件事。首先以前因为似乎每隔一小段时间,自己的心境和生活总会有些许变化,这给小结提供了不少值得说的事情;但近些日子,我发现生活确实是趋于一种额外稳定的状态了。倒不是说生活一尘不变,而是每件事的发生和构成变得有迹可循,它们的出发点越来越趋同,无外乎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穿插令我感兴趣的事物。这比起前两年在对于生活环境和方式的犹豫和探讨来说,单调了不少。所以逐渐地,我的每月小结就变成了一件我需要去尽力寻找这一个月特别之处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我决定在今年缓一缓这件事,把小结的时间变成一个季度或许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旅途

这两天气温一举超过了35度,成为了今年以来最热的几天。不过比起去年这个时候还算好,去年的五月底已经热得不行,每天不间断地开着空调,那时还在封控的尾声中,所以记得格外清楚。我趁着这个时候把所有的春装都拾掇了起来,日常用的衣柜里一下空了不少,正式和今年的春天做了道别。

前些日子花了一个周末再加上一天年假,一共三天时间去了趟新加坡。红眼航班去,红眼航班回,再加上在新加坡的那几天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导致回来以后的那几个工作日,一下班回家倒头就睡,差不多大半个礼拜才完全缓过来。

那天去程的飞机上我记录了当时的心情:是个值得写一笔的日子,今天是新护照的第一个章,出境浦东,巧的是上一本护照的第一个章也是在这里前往新加坡。当年我也不知道十年后的自己会在哪里,做着什么样的事情。也不知道十年以后,下一本护照的第一章会是哪里,或许那时也可以把新加坡当作是旅行的第一站,新的十年冒险的开始。

2013年五月份,去新加坡考试,考完以后在新加坡玩了一圈,这是个特别小的城市,三天足够走一圈了,十年前如此,十年后的今天依旧如此。一直以来我对它的印象都很不错,城市收拾得一丝不苟,完善的城市基建和绿化。以前来的时候对此并没有感觉,但去过不少地方以后再回到这里,这种感觉就凸显出来了。

感谢当地朋友带我们去了一家藏在博物馆里的娘惹菜,这个博物馆的风格和我在美国见到的如出一辙,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饭后决定去顶楼看看,楼顶的酒吧已经座无虚席,只能作罢换个地方。这里地处市中心,坐在楼顶的酒吧就可以看到对面的金沙。薄暮中,天空呈现出深邃的蓝色,和楼宇中暖黄的灯光互相映衬着,早已没有了白天的炎热,吹拂过的风也透出些许清爽,这是一种城市夏夜的气息。

子夜,我们坐在一家被誉为全亚洲第二的酒吧里,我看着酒保娴熟地给我调了一杯尼格罗尼。金酒的味道相当浓烈,虽然有些苦涩,但是很容易入口。酒吧里坐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操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口音,各自说着自己的故事。接着我又要了一杯柚子风味的威士忌酸,很快便上了头。烛光摇曳,透过烛台上的玻璃棱角,在脸上映出金黄的细碎纹理,周围变得梦幻了起来。这趟旅行也在这个时刻进入了尾声,第二天我将回到上海,回归平时的生活。

回去的航班上我突然意识到,那个疫情时代似乎彻底成为了过去式,一趟简单的出国旅行变得简单起来。好像自己又回到了2019年的那个样子,随性且自由,我不禁开始想象起下一个旅行目的地的样子。

飞机在浦东缓缓降落,这是一趟旅行的结束,也是又一趟旅行的开始。

终于又去了次香港

香港是一座华美的但是悲哀的城。

前两个月期间,最大的事件应该是终于去成了香港。这次去香港的感觉就是似乎已经完全感觉不到疫情带来的影响,一切又似乎回到了2019年的样子。这种远离上海的感觉变得陌生起来,不知道是不是那时的心境和现在有了些许变化。

我除了小时候第一次去香港玩,其余都是匆匆路过这里,就再也没有正儿八经来玩过。两次来考试,两次在这里转机过夜,还有两次是在广州上暑校那阵匆匆赶过来闲逛。但即便是来了这里无数次,都没有像今年这次这样好好把香港玩了个遍。

有时候我觉得香港和上海挺像的,便捷的地铁网络,路边随处可以歇脚的馆子都挺好吃,十二点的街头依旧热闹,当然还有生活在城市里来自五湖四海各样的人们。以至于我每次过来都没有陌生的感觉,从容地走在街头,我并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过客。

又有时候这里让我想起了芝加哥中国城的样子,夹杂英语的广东话,英文和繁体中文互相对应的路牌,小餐馆里的金色财神像和透明玻璃鱼缸,还有到处充斥着来自上个世纪的斑驳气息。

也可能因为张爱玲,她笔下的香港就是我对这个城市最初的印象,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充满着机会和挑战,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每次来就像是拼上了一块碎片,把过去这些细碎的信息联系到了一起。

太喜欢这城市,兼有西湖山水的紧凑与青岛的整洁,而又是离本土最近的唐人街。有些古中国的一鳞半爪给保存了下来,唯其近,没有失真,不像海外的唐人街。

香港很小,三天就能差不多把这里逛完了,香港也很大,在这里发生了无数让人无法忘却的过往。我沿着尖沙咀来到南端,望着维多利亚港上来往的船舶,也许这个世界无论怎么变化,无论十岁时初来香港的我和如今的我有多大的变化,这些船依旧会照着原有的航线驶向它们应该去的地方,这眼前的一切似乎也未曾改变。雨没有停下的迹象,在岸边并没有找到一个适合歇脚的地方,回头再望一眼对岸的光怪陆离,转身向通往地下的阶梯径直走去。

癸卯年正月小结

这个月过得好快,它被春节假期分成了两半,似乎没上几天班,这一个月就结束了。在假期里去了趟一年多没去的南京,还在宁波周边爬了爬。宁波是个很适合户外的地方,层峦的山不算险峻,十分适合徒步;错落的湖泊适合在一边露营野餐;再加上靠着大海,随时可以前往海边来一场浪漫的海边露营,在日出中醒来。有着三条江穿过的平原地区,也就是市区便处于大海、山峦和湖泊之间,所以无论前往哪里都不会显得太远。本来想趁着着悠长的假期,多去户外,但最后因为接连不断的、来自亲戚朋友的饭局而最终也没能出去几次,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假期了。

随着出国旅行的进一步放开,我赶紧去更新了我的护照,这已经是我第三本护照了,正如我当时发的朋友圈里所说的,一段新的十年冒险开始了。记得第一本护照还是刚上初中那会办的,去出入境的头天晚上剪了个奇丑的发型,导致那天笑不出来,于是那张奇丑发型配着僵硬笑容的照片陪我度过了许多年。后来办第二本护照的时候急急忙忙差点错过,最后匆匆赶到,顶着一头许久没剪的鸡窝头又留下了一张笑不出来的照片,一转眼又陪了我十年。这一次新拍的照片算不上好看,但比之前算是好多了,我也释然许多,其实这些除了自己没有人会在意。

春节档的电影只看了好评最多的满江红,算是非常不错的片,至少在观影体验上不会让人有不值票价的感觉。其实这次最感兴趣的电影是程耳的无名,他之前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完全能排进我最喜欢的华语电影列表,但因为口碑太差,假期也没太多时间就打消了念头。

这次回到宁波有了想把家里重新装修一下的念头,毕竟这个房子也有十几年的使用了,装修到处都透露着那个年代的气息。之前因为去住的日子很少并没有动过这样的念头,但这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住得久了,觉得住着也挺舒服的。最近甚至在脑海中跳出来了装修蓝图,或许也可以把这事提上日程了。

可能因为彻底结束了因疫情所带来的限制,今年让我十分憧憬,不禁对未来有了更多的畅想。也祝各位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找到令自己开心的事物。

和解

与自己和解,或者说与某一段时期的自己和解,是一件漫长的事情。然而我也不知道怎么定义这个和解,也许是放下了执念,又或许与自己和解本身就是件没有结果无法定义的事情,没有头绪。

有些事情,你早已忘了是怎么结尾的,但一想起来便眉头紧皱,思绪万千,接着你开始后悔、遗憾、彷徨,你开始思考如果,当时不同选择的可能性,想象不同的生活。把自己绕在一个没有头绪的怪圈里,无法抽离出去。

“至少现在大家都过得挺好的。”有人对我说。

距离上次见面已经过了三年半,对我来说那似乎是上个年代的事情,我甚至都无法确认那时的自己和现在还是同一个人。这种感觉如同两段不同的记忆放在了一个躯体上一般,疏离且割裂。我尽力去回想上次见面的场景,出现的却是一些模糊的碎片。

“以后还有机会在一个城市里生活的可能吗?”依稀记得后来我问过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并不是陷在过去,而是陷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中,它周而复始地在脑袋中徘徊。我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无论怎么去做假设,每个结果都在当年的岔路口朝向另一个方向径直而去,我不愿意继续想下去了。于是整件事我一旦想起来,便终止在了这个场景、这句话。这就像是看了一场没有演员告别的舞台剧,没有得体的结尾,留下一地空白。

再次见面的场景比想象中轻松得多,说的话题也多半没有什么营养,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互相问了问近况,分享了一下各自生活的城市,还有一些未来的计划,似乎也就这么多了,一顿晚餐的时间也无法探讨更多的事情。

分别的时候已经入夜,但路边的灯光把我们照得透亮,我仔细地观察了对方的样子,似乎和当年没有任何变化。也许其实变化很大,正如我认为自己也变化很大一样,但因为模糊的记忆已经无法把当时的他和现在的作比较了,“你看起来也没什么变化,”他应该也是如此想法吧。

我一直觉得我们总有些没说清楚的事情,这些或多或少对我们各自的生活甚至人生轨迹都有影响,也许随着时间,这些影响慢慢被稀释了,变得越来越不足挂齿。然后也没有人愿意再提起过去发生的事情,今晚也依旧没有。

他要出发前往机场了,我欲言又止,便意识到这又是一次没有后续的离别。有结局和谢幕固然是一件完满的事情,但生活更像是那场没有演员告别的舞台剧,在你还没有意识的时候悄然落幕,慕然回首发现曾经某瞬便是故事的结尾了。

第二天在他降落在南半球彼岸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说出了一直以来想说的话,有当年的迷茫,也有之后的歉意。只有短短几行字,但这似乎包含了积累了多年的情绪,在这个时刻短暂地迸发出来,厚重却也轻松。

“都过去了,现在不是挺好吗。“在我表达出我的想法以后,我收到了这样的回答。的确,都挺好的。

壬寅年记

迟迟不知道如何动笔记录下这一年,往前翻了翻每个月的小结,发现这一年似乎是很长时间以来最为乏善可陈的一年,平静的生活状态,处处受限的步伐,还有疫情对我影响达到了最大值,这些似乎就是这一年的缩影。

但仔细推敲一下,这一年我自己似乎也没这么糟,糟糕的是环境,在这个异样的环境里或许我还是幸运的那个。比如两个月多的封控,我的收入并没有收到任何影响,反倒因为每天被关在家里,我不需要花时间在通勤上,工作时间也相对自由许多,总而言之是段轻松的日子。关于食物短缺的问题,虽然我确实吃不到许多东西了,但因为公司福利不错以及我住在一个相对年轻化的新小区,我并没有为饿肚子而发愁过,相对不错的小区环境也让我得以有了每天下楼散步喘气的机会。这么回过头来看,我也是全上海两千多万人中幸运的那部分人了。

这一年的小结里出现频率最高的除了疫情,便是工作,工作对我来说其实是生活稳定的一部份,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是时间规划上和心里状态上的。从去年开始我就慢慢感受到了稳定工作带来的生活上的稳定,我的时间被规律地划分成了工作日周末以及假期,我可以很早地规划我每个假期甚至每个周末的打算,这种提前计划的感觉让人踏实。心理上的安定便是我似乎暂时不用做出在生活上的巨变,例如换个城市、换个身份。

于是我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体验生活上,偶尔居家办公工作日去咖啡店坐一下午,更加规律地运动和健身,去尝试不同的餐厅,多试着计划旅行,这便是我这一年生活的缩影。去年我拉了一个清单写上了来年要去的地方,没想到在这一年也七七八八差不多完成了,还挺意外。但回想起去重庆的时候一路上繁琐手续和经历(写了篇记录:没错我又被隔离了),就只希望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关于明年的旅行计划,目前已经安排上了五一期间去香港拜访朋友,春天去一趟东南亚。为此我赶紧去更新了我的护照和通行证,以便尽早安排起来。

好在这戏剧般的一年在年末戛然而止,一切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了。我还没反应过来,这场疫情就顷刻间变成了一种过去式,竟让我有些慌忙。去年我说,“也许2019年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世界最好的一年”,这个假说或许依旧成立,但这“很长一段时间”或许也不会太久了。

自认为我在今年的变化挺大,外界因素的稳定使得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身上,从而引起的改变。我不知道怎么去具象化它,也不知道如何去量化它,它会体现在生活的细微之处,例如我会更笃定地选择自己的想要的,我更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了,我也更勇敢地去尝试一些我从未思考过的事情。至少目前我觉得这样的变化是积极且正面的,那是一种逐渐远离过去的自己的感觉,或许我正在告别那个不太坚定和缺乏勇气的时期。

离三十岁又近了一步,原本那是个离我很遥远的事,但它似乎已经隐约出现在我前面的不远处了,踮起脚尖仿佛就能望见似的。我好像对那时候我在做什么、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有了些最基本的想象。我也会被同龄人影响,每当去试图窥探他们的生活状态,我便开始思考,这些是否也是我想要的。或许接触不同的人和理解他们不同的人生,也是我体验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接下来无论我是否随波逐流,找到了一种被自己和大家都认可的生活方式,还是我过上了一种只有我自己能理解的生活,我都愿意欣然接受。

今年的小结又拖了许久,年初那阵子也忙,就一直没有得空整理出来。好在缝缝补补还是写完了,松了口气。其实今年的更新也少得可怜,非要找个理由的话,就只能归结于这一年过得太平静及按部就班了,没有什么特别能说得上的事情,也就没有想记录下的欲望了,但愿开放的2023能改变这样的状态。最后,还是送上一句迟到的新年祝福,祝各位在这一年不再迷途,遇到让自己欣喜的人事物。新年快乐。

壬寅年腊月小结

翻看了我2020一月份写下的第一篇小结,那时候对生活感到迷茫,对自己毫无信心,又因为疫情的到来,把我原有的计划打乱。而距离那时候,已经整整三年过去了。

在这个月也发生了许多改变,从取消强制隔离开始,再是取消健康码和核酸,最后还有取消出入境限制。政策变化之快让人措手不及,谁也不敢相信月初那会的新政策是进入上海需要5天不能进室内公共场所,而到了月底已经没有任何限制措施了,甚至大部分人都阳了一圈有了抗体,这些都是在短短一个月里发生的事情。原本期盼的事情一下子都实现了,反倒还让我一时间不知所措。

这个月毫无意外地阳了,发烧了两天,前前后后一整周都在恢复,也给自己放了一个小长假,好在同事们也都纷纷倒下,也没有人来催我工作上的事情。目前看起来恢复得还行,就是嗅觉不在了,吃什么都不香。家里似乎也都差不多阳了一圈,周围的朋友们也是,果然大家都逃不掉,照这个传播速度,应该很快就可以达成群体免疫,完全恢复了。

在各种政策解绑的时候,我立马定下来了去三亚跨年的行程。先飞海口,再自驾到三亚,环海南岛一直常驻于我的旅行计划,没想到在年底实现了。最后在三亚度过了这个月,快乐地结束了这一年,一扫前阵日子的无奈和暗淡,迎来了让人期待的新一年。

于是这个月几乎就没什么心思工作了,一来是因为假期很多,把年假也大多用在了这个月,二来就是阳了的那天正好是周一,直接请了一整周的病假,又少了一个礼拜的工作时间。前前后后一算,这个月真正在工作的日子和放假的时间也差不了几天。

这是注定会被记住的一个月,无论是我的生活还是社会环境都在这期间发生了巨大转变,未来的规划也会因此而变化。我开始期待起来即将到来的一年。

壬寅年冬月小结

我期待着春天的到来。

这是我上个小结里的结尾,没想到春天在这个月突然来临了。

先说说这个月发生的事情,本来计划了去泉州的行程,然后因为上海的新政策,也就是返沪五天内无法前往那些例如餐厅、商场的公共场所,所以可以说是变相让人不要离开上海。于是我只能取消了出行的计划,不然就整整五天无法出门去餐厅,也无法健身,更有可能无法前往公司上班。

本来还计划在十一月二号的时候去迪士尼赶上万圣节活动的尾巴,没想到在我们要去的前几天,迪士尼就因为疫情关闭了。等再次开放的时候已经是下半月了,我又立马预约上了入园的行程,没想到又在我临行前一天,收到了闭园的消息,只能取消了这个月去迪士尼的计划。不过最近终于它又开放了,园区的装饰也变成了圣诞节的,因为疫情政策,计划从秋天一直拖到了冬天。

于是这个月,本来特别的安排都被搁置,还好在上海还能和朋友们聚聚,出去吃顿饭、打球,周末出门吃饭逛街。

在这种生活变得黯淡的时刻,事情也发生了转机。可能是因为物极必反,被压抑了太久的情绪在这个时候集中爆发。在乌鲁木齐中路的那个晚上,我还亲眼见证了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我甚至都没敢相信我当时所见到的、所听到的。后续的事情,也朝着积极的方向推进着,我相信一切开始变好了。

壬寅年十月小结

这个月假期和工作日接连不断,让人工作积极不起来,常常一下午沉浸在要放假出去玩的心情里。国庆假期之后那次去重庆并在那边被隔离的经历,更让这个月少了工作的动力,关于这件事可以去看我之前写的那篇文章。接着就是月底的万圣节以及节后迎来的假日季,都让人心情松弛,丝毫意识不到这一季度将会是一年里最忙的时候。

说起工作,公司前不久毫不意外地宣布了要削减开支的消息。裁员削减福利等等措施应该都会慢慢实施,不过正如老板前几天同我说的那样,“我们应该除了做好手头上的事情,其他什么都做不了。”最近身边的朋友们也有传来类似的消息,不得不感慨前两年还一片蒸蒸日上的局面竟如此快速地展示出了溃败的样子。这是时代的浪潮,所有人都被绑在一艘摇晃的船上,我也只能希望自己能够平静度过这段动荡时期。

这个月是我回国整两年的时刻,也算是一个特别的节点,比起第一年的新鲜和适应,这一年我感觉到了久未有过的平静,我知道在一段暂时未知其长短的时间内,我的生活状态不会有剧烈的变化。比起前些年面对毕业、工作等不同的抉择,我的内心变得平和。我开始有了更长线的、更久远的计划,我的生活中也有了更多没有截止日期的活动事项。面对生活我愈发从容,这是一种让人舒适的感觉。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时间过得飞快,有同学结婚了,有同学买房安家了,甚至我表弟也在计划和他女朋友结婚的事情,我便意识到确实是到这个时候了。但似乎一想到这些事情,就毫无头绪,但这也是选择离家近会发生的事情,难以避免。

愈发觉得我所处的这个时间,像是一个转变的节点,也许很多年以后往回看这段时期会发现历史已悄然转折。这样的转变过程会逐渐积累并在不远处的某一天爆发,也许是动荡,甚至是战争,抑或是危机,但不安全感已经不经意间种下了。我会这样想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治环境、例如经济变化,不过这也仅仅是我在无聊时的忧虑罢了。生活却依旧继续着,我计划着下个月的旅行目的地,我盘算着今晚吃些什么,我苦恼着最近的工作快要忙不完,我期待着春天的到来。

没错我又被隔离了

起因

是的,我再次被隔离了。

起因是国庆假期最后一天,也就是7号那天,早上我去吃了顿brunch,就是这次被疾控判定为密接人员。

我因为这个国庆假期要参加婚礼,我没有选择出去旅行,就把旅行的计划放在了国庆之后的第一个周末,然后再请几天年假,提前离开,这样错峰出行不仅人少,还比较经济。上海在国庆期间也不算太平,所有去过那片酒吧区的人都被赋了红码或者被拉去隔离了,本来我和朋友们也又去那边玩的计划,后来阴差阳错没有去成,我还暗自庆幸躲过一劫。

到了13号周四也就是计划中出发旅行的这一天,我早早地去了虹桥机场,搭乘早班机来到了重庆,这次计划在重庆玩三天,周六晚上回去,这样我还有一个周日,可以休息休息再开始上班。

13号晚上,正当我要回酒店时,我收到上海疾控过来的电话,问我是否去过XXX,就是7号那天我去吃过的餐厅名字,并表示我被判定为密接,并需要立即开始集中隔离。我当时思考了一下,既然我这一天才被通知,那么那位确诊的陌生人应该就是这两天才被确诊,那么其实在六天前,我几乎不存在任何被感染的风险。

于是我表示我已经离开上海了,电话那头又说会立即发送协查函到我所在的城市,并执行相应的管控措施。除此之外,疾控还告知如果我不配合的话会移交给警方处理。接着我又问隔离措施是什么,他们表示,如果在上海的话,我需要被拉走集中隔离七天,在其他地方的话,就遵循当地的隔离政策。我想了想,已经没有必要再同上海方面争辩了,于是我便告诉了他们我正在重庆。

完全没了旅行的心情,开始担心起来隔离的条件和时间,还有后续的行程安排等诸如此类毫无头绪的繁琐事宜。

接下来就是重庆疾控的来电,大致是说因为上海那边过来的通知,我需要执行管控措施。我赶紧做最后的挣扎,我同重庆方面说,我距离密接那天已经过去了6天,再过几个小时就是超过了7天的潜伏期,再加上这位确诊人员是这两天才确诊的,我没有感染风险,而且我最近每天都有做核酸,没有任何问题。重庆疾控听了以后表示理解,并和我说他们隔离政策是从密接那天开始算,执行7天集中隔离加3天居家隔离,又因为我没有居家隔离条件,所以安排了我一直隔离到17号,也就是14-16号三天。

可能因为当时本已经绝望地认为自己要隔离7天,现在变成了3天反倒有了一丝慰藉,所以也就没有继续挣扎了,接受了重庆方面的隔离要求。

后果

我先和酒店协商把当天的酒店钱退了,本来酒店方面并没有同意,但在我提出隔离完继续回来住以后,经理同意了我退了全部的酒店钱,即使从中午入住开始已经有12小时了,并且我还在酒廊吃了一顿。经理还表示,“出来玩被隔离本来就很不愉快了,如果酒店这边还无法退款的话也太惨了。”这里不得不夸一下重庆威斯汀,不管是酒店本身还是服务都让人十分满意。

其次,赶紧去买了一些零食,并问酒店要了拖鞋和牙刷等生活用品,隔离酒店的条件一定一言难尽。后来事实也证明这是个正确的决定。

接着就是被带到隔离酒店了,其实以前也有过经验,就是当年回国的时候,心想当年14天都坚持下来了,现在3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又安慰自己,好在这次是在重庆隔离,要是在上海的话,不仅仅是要隔离7天,而且可能还被拉去集装箱方舱等设施很差的地方。

隔离百般无聊的日子里,还好我带了工作电脑,一来不影响上班,我不需要请年假隔离了,二来我可以在公司电脑里安装守望先锋,陪我度过这无聊的几天。这期间我还订了隔离完以后几天在重庆的酒店,联系航空公司退了本来预定的机票,和老板打招呼让他做好我下周不在公司的准备,还有把这些遭遇和亲友们吐槽一番。

心情

我的心情从愤怒到接受,我也只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便同意去集中隔离了。其实并不是代表我认可了这件事,而是其实在当下我所能做的反抗聊胜于无,我同电话那头通知我的人的争辩也只是白费口舌而已,他们作为执行命令的人,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我屈从安排而已,而我也意识到,我除了接受,不管做任何事都只是白费力气。即便距离我密接那天已经过了6天,他们还是要按照程序,把确诊阳性的人员前后7天的密接都找出来,带去集中隔离。即便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我几乎不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他们也要按照命令把人限制起来。

我当然是愤怒的,如果这件事放在大流行最开始的时候,我可能会因为恐惧而平静地接受这样的事情;但现在已经是第三年了,且不说很多人已经不在乎是否被感染这件事,我们至少应该对它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不是一刀切执行如此隔离政策。我对如此长期执行的令人感到窒息的政策感到愤怒,我对政府如此不管不顾人民的自由意志感到愤怒,我对一系列相关人员麻木地执行命令的样子感到愤怒。

但我深吸一口气,我难道要和疾控的人吵架吗,他们应该天天被电话另一头的人骂吧。我即使发泄一通,一切都没法被改变,生活依旧要继续,不仅仅是我,而是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

前两年,我困惑:“这个世界会好吗”,如今我更是疑惑,“它真的可以好吗”。如果说以前我抱有希望,疫情的阴霾会早日散去,待拨云见日那天,我们将会回到2019那年的生活。如今我反倒觉得,虽然疫情终将离我们而去,但许多人会永远地活在它的阴影里,它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了病毒本身,深深根植在每个人心中。而时间就是一驾奋力奔跑着的马车,绝无回头时日。

  • © 2014-2023 Jason Yan
  • PV: UV: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