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前夕(三)

一旦决定了要先回国,就开始思考琐碎的事情,例如我琐碎的东西。

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东西也累积了不少,一直没有丢东西的决心,很多东西都被我留了下来,例如精致的包装盒,过气的衣服,还有不会再用的设备。于是此时我不得不思考,我该留下什么、带走什么。

有些东西可以送给喜欢他们的人,桌面摆件、看过的书籍、更新换代剩下的设备,这些总有人愿意收留,它们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而且大部分我也可以在其他地方买到一样的,所以送走也不会不舍。但另一些别人送的小物件和书籍就值得斟酌一下了,书籍首页里的文字、有故事的马克杯、还有难以再买到的东西我应该会装进箱子里寄回去,放回自己家里。

衣服是最不值得留恋的东西,喜欢的装进行李箱,不喜欢的就送去服装店的回收箱,陈旧的就丢了,鞋子也同样如此。冬天的衣物虽然厚重,但我还是会留几件还不错的寄回去,以至于不需要一次性在冬天来之前采购很多新的衣服。

接下来就轮到收集的游戏、乐高、小手办之类的,我依旧不愿意丢,也不愿意交给其他人,于是也是决定小心包好寄回去。关于小家电,比如音响、耳机,我会也会留下来,它们都算是比较新的,而大件的电视、显示器就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找人出手就是了,家具当然也同样如此。

值得留恋的似乎就这么多了,剩下的东西我会花点时间处理掉。随身的几台电脑、iPad或者游戏机倒是随身携带就好,那个20寸的登机箱就足够了。

把两大一小三个箱子打开铺在地上,它们占据了房间里大部分位置,我告诉自己随身能带的东西也就这么多而已。

于2020.8.1

七月的风温暖粘腻青春动人,拂过手臂,掠过发梢,留下了汗水的痕迹。七月的夜晚带着香甜的气息,让周遭的一切显得清澈透亮,你的身影愈发清晰,细碎的黑发、纤长的食指、扬起的外衣。

昏黄的灯光里,我问了你的名字,你把那三个字一个一个地讲给我,我用力地把它记在脑海里,生怕再过不久它就离我而去。

杜松子是偶遇的味道,青涩的柠檬混在杜松子酒里,恰到好处地散发着酸甜的气息。我摆弄着一丛新鲜的薄荷叶片,试图把清新的薄荷味道也一并混在里一起,我任由晶莹的冰块因掌心的温度融化着,我看了一眼你,你的视线似乎也游走到了我这里。

我似乎嗅到了一丝你的气息,在这个充满各种气味的封闭空间里,那是一种让人无法形容的独特味道,它穿过光,被我一股脑地吸入鼻腔里,从此我的身体里有了你的气息,它碎裂成一个又一个分子,淹没那在无尽的血液里。

脑袋慢慢地沉重起来,我只能用手托住下巴,免得自己在这时失了态。我想起似乎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身处在这样的场景里,以年为计量单位的很久。酒杯见了底,只剩下未融化的冰块和依旧鲜嫩的薄荷孤零零地留在杯底,

渐渐地,我忘了时间,我忘了自己为什么出现在那里,周围的陈设变得陌生,昏暗灯光似乎彻底熄灭。我只记得你的名字在我脑海里翻来覆去,我试图闭上眼忘记这一切,但黑暗中你依旧浮现,清晰的轮廓,从发梢延伸到指尖,每一寸都散发着诱人的味道,怎么甩都甩不掉。

迟暮

生老病死,人生永恒的终局,谁也逃不过那命运的大手;就像出生时那样,生命从来不会被左右。

就像很多过去的书本那样,我最近又拾起了一本我看到一半的《百年孤独》,书里一个个人物来了又走,百年的浮沉在一行行文字间悄然而逝。这本书就像是他们命运的乐谱,每个人的生死都白纸黑字明明白白,不容一丝改变。随着书里平稳轻松的语气,我跟着故事迎接每个人物的出现,我又平静地送走他们,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美妙的伴奏,苍白又直接。

无论是最近看的剧集还是书籍,死亡似乎是永远无法避免的场景,人的离去让故事更加刻骨,那对生命赤裸裸地描写让故事合理且生动。我们自己的生活不也如此吗?离别时刻总是不经意间到来,我们耸了耸肩叹了口气,感叹命运的残酷,感叹时光的短暂。

公园里惬意的一家三口,他们也终有一天要面对生离死别,就像鲜花会凋零,潮水会褪去,冬季会降临;这个富有生命力的湖滨公园也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迎来它落幕的时刻,一切都只是时间的把戏。

我望着没有边际蔚蓝又平静的湖水,风迎面而来,轻轻地拍在脸上,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有时我会想,生是否只是一种状态,一种精神具象的状态罢了,于是死也只是另一种状态,躯体消散,精神没有了具象。

夜幕低垂,盯着手机里家里发来的爷爷病危的消息,有些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怎么去安慰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昏黄的路灯让原本黯淡的天空显得更加沉默,我静静地走着,一幕幕过去的破碎时光放映着,我的脚步变得沉重。

天空没有了颜色,只剩下黑色盘旋着。夜晚准时来临,就像在此之前的每一次,它从未缺席。

愿今夜做个好梦。

离别前夕(二)

离别的念头在心中发芽、成长,于是便计划着如何把这件事一一告诉身边的所有人,于是也有了你现在所看到的这一系列名为「离别前夕」的文章。

原谅我没有第一时间放出来,因为我没有做下决定,我也没有决定要告诉别人自己将会离开这件事。

我现在面临着三个选择,第一是留在美国,但这里既危险又无趣,久久不见好转的疫情注定让这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恢复到原来本该有的“自由”生活,越来越紧张的中美关系,越来越收紧的留学政策,也让这一切雪上加霜。美国大陆就像是一个已经占据高点的山头,山下山中的人围了一圈,有的不安于现状便尽力往山顶爬着,努力也艰辛;有的看尽了山顶的日出云海便拍拍衣角扬长而去,山顶固然景色秀丽,但住山头总有诸多不便,每次上下山便要了命;有的站在山脚下,望着山顶力不从心,偏安一隅也挺踏实;还有的不知在山的哪里,他们望着,他们笑着,他们睡着了,他们清醒了。

第二是寻找另一个政策友善的英语国家,给自己留一个退路(或者是进路)。那里不必繁华、不必晴朗,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个站点总是好的,看得多了,你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第三是先回到上海,那个我朝思暮想的大都会。那里东外滩忙碌回家的年轻人和悠闲舞蹈的老年人总是出现在同一个地方,法租界精致古朴的小洋房和缤纷新潮的独立小店也总是出现在同一地方;你从静安区的现代化办公楼里出来,过一条马路你就能喝到上海味道最浓郁的玛格丽特,你从繁华热闹的南京东路拐个弯,随便进入一个安静的弄堂你就能吃到最地道的生煎包子,这是个既能让你奋斗又能让你迷失的地方,它有着一个城市该有的所有功能设施,一百年来它无时无刻都接纳着所有新的事物,让你满足了对一个地方所有幻想。不过当然,目前这都是幻想。

无论什么选择,我都将离开现在所在的城市;无论什么选择,我都不会对此感到后悔;无论什么选择,都像是一条条人生路上的支流,它们终将交汇在一起,奔向蔚蓝色的大海。

于2020.7.10

游泳了解一下

自从这个月健身房重新开放以来,我每天都计划着腾出时间下楼健身游泳,夏天下水游个泳真的是一件既轻松又让人愉悦的事情。这个健身房有一个室内一个室外共两个泳池,室外那个总是不少人躺在泳池边晒太阳,于是我总是选择去室内那个,不仅人少,还不晒,舒服得很。

三月份的时候入手了一个完全防水的耳塞(或者说是一整个音乐播放器),那时候写了一篇名为「游泳随身听」的文章,那时憧憬着四月就能戴上它感受了,殊不知它在我的书桌上躺了两个半月。

原本游泳对我来说最焦虑的事情便是无法听歌,如果场馆里又没有音乐的话,其实整个过程还是很枯燥的,我虽然会趁此机会想很多事情,但是它依旧不如跑步、散步或是椭圆机那样,可以哼着音乐放松。

戴上这个随声听的游泳时,因为入耳式耳塞大小正好,于是可以当作降噪耳机来用,游泳时产生的噪音几乎不会造成影响,并且在水下也不会让音乐变得不一样,于是它的的确确提升了我的游泳体验。于是,我真的更喜爱游泳了。

这个随身听本身是个音乐播放器,于是我把电脑里常听的歌一股脑地都塞了进去,因为无法在游泳时切换歌,所以大多数时候随机播放到哪一首我就会仔细听完,这让我注意到了很多原本没有发现的歌曲里的细节,就像是很多原本熟悉的东西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在夏天游泳真是一件畅快淋漓的事情,不必担心出汗,不必担心炎热,总之无所顾忌地游就对了。我最近还把游泳当作是健身结束后放松身体的一部分,蛙泳一千米总是让紧绷的身体舒缓很多。

离别前夕

树木、房屋、云层不断往身后褪去,加速了归去的脚步,思绪依旧不知留在哪里,飘忽不定。想到了沧海中的孤帆,漂泊远洋,汹涌巨浪,那未知的前方彷徨也危险,但也只有这里能看到无垠之海,初升之日,任人穿梭。

似乎是到了该换个地方生活的时候,放下那些能放下的,能忘记的,能抽离的,再带上一些不愿丢弃的,就像上次来的时候那样。

渐渐明白了,世界之大,我也不可能踏足其中每一片,人终要拘于一隅,劳作生活,那不再是一种满足当下且热烈的愉悦方式,相比之下,它更柔软长绵,沁人甘甜。

我曾不止一次,在不一样的心情、环境、状态下想过在不同地方的生活方式。我想象着那个自己居住的属于自己的角落,想象过家庭成员和周末的计划,甚至想象过一些特定又不常见的画面,它们定格在脑海里时而闪现着。

于2020.6.28

AirPods拥趸

我也算是AirPods忠实拥趸了。

一代是17年到处卖断货的时候在Best Buy买到一个,它陪了我很多年,有了AirPods以后一度不愿意带其它任何耳机,它那优秀的体验让我爱上了。

去年春天的时候出了二代,考虑到一代电池已经完全不行了就把一代给了我妈,自己在夏天换了个二代(图中右上角)。那时候买的并不是无线充电版,所以总的来说和原先的一代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上的区别,硬要说的话就是,连接更快速流畅了,以及终于回到了17年那时候的超强续航,出门健身也不用带着放耳机的Case了,撑满健身两小时加上来回路上的时间完全没有问题。

后来买了差不多两个月吧,AirPods Pro就发售了,本来想着自己还有Bose QC35II也用样可以降噪,就想着要么先忍着不入手新的了。可在发售那天我还是没忍住便跑去Apple Store试听,我现在还记得那天的员工小哥和我说你先带上然后长按,也就是从通透模式切换成降噪模式,于是我惊呆了,一秒爱上了。可以清晰听到周围讲话声的通透模式与隔绝一切声音仿佛世界都安静了的降噪模式用按键一键切换并伴随耳机模拟出来的按键声,那种一气呵成的流畅感其他耳机厂商没有做到的。没办法,掏出卡下单,后来也证明这是我去年最喜欢的产品,时时刻刻揣在兜里(图中右下角)。

关于图中左边这个无线充电版的二代,是近期返校活动给的,本来想卖掉,问了一圈没有人要,便作罢不如自己留着吧,于是补了差价换成了无线版,然后再刻了个名字,于是这么一来每一代每个版本的AirPods都算是拥有了。接下来打算把原来的二代给我妈用,不知她这一年使用下来有没有爱上AirPods。

六月小结

阳光是这个月最深刻的印象,除了几个阴沉沉的下雨天,几乎每一天都晴空万里,让人止不住想出门走走。

我也更频繁地出门了,不是因为它变得安全了,而是被困在家里久了实在是令人窒息。我更频繁地出门买菜散步,更频繁地去湖边、去公园,这个城市也到了它一年中最美丽、最舒适的时候。

随着更多场所的开放(也许是暂时的),不禁让我感觉是不是一切都在逐渐恢复成它原来的样子。我也迫切地等待着回到原来的生活。

半年已然溜走,回想自己这半年来所做的事,似乎也没什么值得拿出来说的;但再仔细回想一下,它们多半是兴趣所致,把自己喜欢的事情趁着这段清闲的时候更系统地、更深入地发展着,阅读写作也好、科技游戏也罢,皆没有落下。

这个月看了两本长篇小说和一本短篇小说集,具体内容依旧是放在「正在读」的公开笔记里。并且都用「GoodNotes」记了手记,有空时可以整理成文字发在这里。上一回小结里提到的整理「正在看」的的剧集也已经成为了现实,替换了原本简单直接的官网链接。除此之外,我还更新了「正在玩」的游戏列表(直接套用的「Steam」个人主页),以及「正在听」的歌曲(直接使用了「QQ音乐」专门创建的播放列表),得空时依旧可以整理一下让它们更精良些。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城市变得有生气许多,但也不禁担心起疫情将因人们日渐减少的警惕心和不耐烦的情绪而越发不可收拾,以至于更久的时日将被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下让人盼不到“天晴”的那天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家里也不断地催我回去。的确目前先回上海对我来说是个更习惯、安稳的选择。我过去曾不断地期待着回到上海生活的场景,但是真到了让我选择的时候却让我有些犹豫,我也不知道是在犹豫些什么,明明孰优孰劣那些理由早在我的脑袋里演算了无数遍,但真的让我做一个有可能不回美国的打算时,却有些不舍。

于是这些时日在不断思考接下来的打算,可每次都在接受、妥协、抗拒中犹豫徘徊无法做下决定,不过与其说无法做下决定,不如说是不愿承担做决定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后悔的可能。好在还有些时间可以让我拖着,拖着拖着大概就“车到山前必有路”了。

等到七月,健身房便开了,泳池也一并开放,不管怎么样我还可以一头钻进健身房跳进游泳池,等汗水浸满全身,便痛快得记不得烦心事了。可以出门运动、吃饭以后,那么生活也大半恢复成之前的样子了,于是不禁期待起来接下来的日子了。

两周iOS14桌面小组件的体验

不知不觉升级到iOS14已经两周了,不得不说它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我与我的朋友们的一致认可,特别是一些细节,会让人有“终于改进了”的感觉,比如再也不会占用全屏的来电提醒和Siri,还有支持画中画以后优秀的视频体验(Facetime和看视频)。

当然这次系统升级最值得讲的就是这个桌面小组件了,虽然它在手机系统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隔壁的Android和过去的Windows Phone早已用上了,但是当这功能在iOS上出现的时候就可以大致保证在美观和体验方面不会出问题,所以让人十分期待。

首先,桌面小组件的确很好看,切割精细的圆角,整齐统一的风格,还有色彩丰富却不显杂乱的内容,都让它完美地融合进了iOS的桌面中。以至于更新完的第一天我就沉浸在了桌面排版里,不断调整排列方式,整理我已有的软件,记得上一次这么欢乐地设计自己的iOS桌面还是当年文件夹功能刚出的时候。

说完了第一印象,就要讨论一下它的实用性。桌面小组件的刷新频率并不高,大多是你要进入软件一次再退回桌面时才更新,所以健身记录、地图这类需要常刷新的软件并不准确,它的作用是让我更频繁地点进去,比如多查看自己的健身进度。但是这个问题在日历、备忘录这类一天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小组件里就不存在,目前的小组件已经完全能满足我每天看行程、提醒事项的要求了。

空间利用率低下的待办事项与备忘录小组件

因为目前只支持系统自带的软件,所以我又重新用起了iOS自带的备忘录和提醒事项,备忘录功能要是能改成便签那种就十分实用了,现在仅仅能显示标题,空间利用率很低。而提醒事项也是一样的问题,占据了八个软件的空间才只能显示最多四个提醒事项,实在是有些浪费地方。不过我相信等iOS14正式版发售以后,随着各类笔记类、效率类软件的更新,将会有大量支持此功能的软件可以替换系统自带的笔记与提醒事项,那时候我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把备忘截图设置成壁纸当作便签用了,兴奋地搓搓手。

最后,说起之后的第三方软件,止不住想象以后功能各异、实用好看的第三方小组件了。除了之前提到的笔记类、任务管理类软件以外,很多信息、新闻类软件将会有一个更吸引眼球的呈现方式。我现在几乎很少主动打开新闻软件,除非是软件推送让我感兴趣的新闻,所以如果这类新闻类软件能每天把头条(或是自选某一类型)放在桌面上,我觉得我会更频繁地打开它们浏览的,并且我愿意把它们放在一页,也就是各类新闻软件合集,那肯定很有趣。

除此之外,音乐类软件可以在桌面展示我们喜欢的专辑封面并实现一键播放;视频类软件可以展示正在追的剧集,并且点击即可回到之前的进度继续播放;航空酒店类的软件不仅可以展示以预定的行程,还可以把会籍信息放在桌面上,让用户“彰显身份”的同时还可以鞭策用户朝更高级的会籍冲击;购物类软件也可以在桌面滚动播放用户购物车里和根据算法得知用户喜欢的商品(吃相难看),或是在桌面小组件里更新用户已购物品的物流信息(这样良心一些);甚至手游也可以利用桌面小组件,展示玩家的信息、等级、以及​每日任务等等。总之可以预见的是,桌面小组件这一新要素会改变iOS的软件生态,更多软件会因为设计优秀的桌面小组件这一要素而得到用户的青睐,​让我们拭目以待!

那就等到九月再回来看吧~

再回来看的时候

偶然登陆了一下似乎已经被自己忘了许久的QQ,看了眼曾经加的群,和同样许久没有上线的好友们,一切都索然无味。正当决定下线时,偶然想起被自己锁起来的空间,突然心血来潮决定前去看一眼。

看着以前写的东西有种熟悉的感觉,不知是因为人本就是这样遵循着想做的事情一步一步成长的,还是因为生活本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相似又稍许不同。

首先,我发现早在2009年我就在日志里写一些关于游戏的内容了,有关于游戏展会的点评,还有一整年游戏业界的进程,还有自己喜爱游戏的评价。没想到已经过去十年,我也不曾想到十年后的现在我又开始了写关于游戏的文章。

同样是2009年,我写下了一篇名叫“九月的一个小结”的日志,我看着自己刚写完不久的名叫“五月小结”的博文竟有些想笑,我甚至连“小结”这个词都原封不动地沿用至今。那篇小结的开头:

今天是2019年9月25日,写下时间的原因是为了以后再回来看的时候可以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写的。(考虑得好周到啊)

事实证明我真的回头去看了,的确是“考虑周到”。那时正转学到一个新的地方一个月不到,发生了不少事情,我便以这个月的所见所想为题材,写下了这第一篇每月小结。十年间,无数篇“小结”静静地躺在了属于它们的地方。似乎未来我也不愿停止写类似的东西,它更像是一种我生活的证明。

空间里还有不少读后感和观后感,不过关于看的内容大多是被老师安排的假期读物。似乎需要感谢老师培养了这记录的习惯,读书笔记、读后感这些当年让人觉得十分麻烦的东西放在现在却成了一种兴趣并乐此不疲。

日志里面还会有一些初中时代写的作文,其中一篇我觉得适合本次的主题。(凑字数)

消逝的风景

一根修长、光滑的细勺在装满咖啡的容器里不断地打转着,午后舒适的阳光下参杂着从母亲手里散发出来的悠闲和安逸,我坐在一旁,静静地欣赏着这支咖啡杯里的圆舞曲。

记忆的长廊开始浮现出一幕幕零碎的片断……

我记得这是一个宁静的下午,那时还没有紧张学业所带来的各种烦恼,阳光下,只有我儿时轻松自由的生活。

“妈妈,为什么你不让我喝咖啡啊?”我的言语中透着稚嫩。“因为你还小,还是听我的话吧,等你长大了,我会同意的。”母亲脸上洋溢着那种母亲特有的慈祥。我坐在一把精致的小木椅上,欣赏这风轻抚草地的韵律,品味那蝶恋花的故事。母亲一手持着那道杯上光滑的弧,一手抚摸着我那短短的黑发,舒适又温暖,更不会感到那种由衷的不自在。

渐渐地,阳光变得越来越柔和,杯子里的咖啡倒映出了那轮挂在西边通红的太阳,红的绚烂,红的妖艳,更是把周围的云彩都染得通红。也许那时的我还不是很清楚这是夕阳和彩霞共同演绎的画卷,但我一定已学会欣赏,享受这天籁般的画面。

风景似乎开始淡去,就如同咖啡里的糖那样,随着旋转的细勺开始慢慢溶解,渐渐消逝……

这零碎的记忆让我留恋,留恋那时的一切。留恋风轻拂脸庞的感觉,留恋母亲轻抚额头的画面。遗憾的是,这样的风景已经消逝。

我的生活中再也不会出现那把精致的木椅,取而代之的是那把亲切的课桌椅和旁边伴随我的书包;我的生活中再也不会出现如此宁静的下午,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被紧张学业所塞满的课余生活;我的生活中再也不会出现当时享受夕阳的心情,取而代之的是初三学业所带来的压力。以为这一切都已经消逝,只有遗留的记忆在闲暇时不断地重演。

虽然如此,每个人依旧会怀念过去,即使它只是一道消逝的风景,因为它是优美的,令人陶醉,令人向往;每个人依旧会怀念过去,即使它已经不复存在,因为它是深刻的,难以忘却,不可磨灭。

2010.10.23 于上海

十年过去了,我依旧会怀念过去,值得怀念的事物也更丰富了些。我看着空间里那个十年前的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它是那么让人觉得熟悉,但又不同。不知十年后,我“再回来看的时候”,是否依旧是如今天这般所思所想。

最后,我关闭了网页,关掉了那个名为“此空间已被查封”的空间。窗外晴朗温暖,不如出门散散步吧。

  • © 2014-2024 Jason Yan
  • PV: UV: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