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让我撑了那么久,我也不知道我的梦里是否出现过你,但我知道我们的生活很快乐,一种我几乎没有体验过的轻松快乐,让我欲罢不能,沉浸其中。

每个晚上我都想紧紧抱着你入睡,生怕你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离开,这种感觉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可能是一月份,也有可能是最近。我也很小心,不敢迈太大的步子,我怕我越是离你越近,你越想和我保持一定的距离,我知道你不是一个擅长处理亲密关系的人,你比我还要没有安全感得多。

我常常在极力给你安全感,虽然我嘴上不说,但是我几乎做什么都会告诉你,即便有时候做的事情也并不光彩,但我只想告诉你,我没有什么事情想瞒着你,你见到的我就是原原本本的我,坦率直接的我。不是每个人都能见到这样的我,我一直是一个喜欢把自己藏起来让人难以捉摸的人,但我觉得这样对你的话太残酷了,我不忍心对你撒谎,让你陷入甜蜜的谎言里。

前些日子你对我说,你怕伤害我的时候,我就鼻子一酸,我感觉到你开始不愿意接受我的爱了,你怕你会伤害我的热情,你怕你会对我有更多的愧疚。我很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不愿给你压力,我想我们就这么简单快乐地过日子,我知道其实你很喜欢这样每天踏实和开心。我也不是当年那个容易脑袋一热的人了,我既然答应过你,也就不会轻易地拍拍屁股离开你,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个承诺。

无可否认,我很在乎你。我其实很希望你放心大胆地接受我对你的喜欢,正如我当时义无反顾地接受你一样,我知道有时候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当时也下了很大的决心,去张开双臂拥抱你。

我也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我有喜怒哀乐,我也会怀疑猜忌妒忌,我也会因此做出让我自己都后悔的事情,我感到十分愧疚。那天晚上你说你宁愿没有认识过我,我听到那句话就有些忍不住了。我想说,认识你对我来说是像被赠与礼物一样的幸运事情,那像是灰暗生活中出现的一束光,让我变得勇敢无比。

生活变得平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这是一定会经历的阶段,也许我们住在一起加速了这件事,但我并不觉得这是我放弃的理由,我也主动做了许多事情去改变。我知道你不是一个主动的人,我希望你不要想太多,试着接受一下我的主动。

我还有好多话想和你说,每次见面我似乎都对你有说不完的话,昨天如此,今天如此,明天也大抵如此。

尝试接受

最近听的歌仿佛每一首都是我的心情写照,常常在听到的时候情不自禁伤感起来,此时我便意识到,我好像真的喜欢上你了。

我也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喜欢上你的,可能是你说我是出现在你梦里的那个人的时候,可能是你第一次和我看电影动情流泪的时候,可能是我那天从你家离开看到你的失望和期待的时候,可能是其中任何一个时刻,也可能是每一个时刻。

其实我也早早意识到了新鲜感会褪去,只是这比我想象中来得更早一些,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我没有过多地去思考这其中的原因,我也会自责和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

但渐渐地,我发现好像做什么都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朝着分开的边缘不断试探着,我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但又不得不意识到这的的确确是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上周,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到达了峰值,并且我也感知到了你的持续变化,我便开始去寻找答案了,因为我知道如果这么持续下去,我将会慢慢失去你。

显然我还不愿意离你而去,茫茫人海,遇到你便是一种足以在我生命中留下印记的幸运事情,我也很高兴至少我们有过一段非常甜蜜的时期。所以那天我问你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的时候,其实是我想告诉你我会如何做。至于答案,我也坚定地同你说了,我当然不希望这对你造成困扰,你要记得多考虑一下自己,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4.16

我依旧不愿意离你而去,而我也确实感受到了你给我的巨大阻力,我仿佛推着我,让我不要再靠近你,这种滋味不好受。我做了好多尝试,去改变我们的近况,我可以拍拍胸脯说这段时间,我做得足够好了。

我很意外那个晚上你崩溃地大哭,这让我又心疼了起来,我是否不应该和你这么直接提出来分手,但其实也这是我为了我们关系做出的一件事,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尝试了。

我最近常被劝导,四个月并不是一段很长的时光,长痛不如短痛,但他们也不会明白这四个月对我来说是一种如何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当你想要去亲手结束它时,会有多么的不舍。我不确定你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但那天你哭的时候,应该也有这方面的不舍吧。这段时间并不算很长,但挺深刻的,我们相处的时间挺长的,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新鲜感褪去最重要的原因,不过不用过于纠结的是,这件事本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你也不必过于愧疚了。

满意现在的生活吗,满意你身边的人吗,我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这样的问题也不断困扰着我。但我最近似乎是有些想明白了,与其去揣测未来,不如好好过每一天,这样才能幸福快乐,或许这一点上,你比我坦然得多。

4.29

问我现在愿意离开了吗,我的回答大概还是不愿意,但我似乎想开了许多,没有那么强的执念了,整件事持续的时间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料,让我没有料到它可以让我纠结了这么长时间。也许很多人也遇到过一样的事情,但对我来说,是一种少有的体验。

我今天好像一下子开窍了似的,对很多事情都没有那么在乎了,这其中也包括这段时间一直以来的感情,我好像觉得即便我把它弄丢了好像也没什么。我也说不清这样微妙的心态变化是一瞬间发生的,还是逐渐形成的。但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和自己和解永远比和任何人和解都要有效得多。

时间一天天过去,就像潺潺溪水,虽看似轻巧地流动着,却能在山脚下积起一汪池水。我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变化,可能很快一切又会归于平静,回到我们从未认识过的日子,又或许它使得我们的一部分纠葛在一起,蜿蜒纵深,难以剥离。我能做的也只是如我之前说的那样,顺其自然,不再去思考未来罢了。

回过头来思考,我依旧听着我喜欢的歌,我依旧喜欢在周末时出去逛逛,我依旧对恋人充满期待和信任,我依旧对爱与被爱抱有美好的想象,我也从未真正因为别人变化过,想到这里我似乎轻松了许多。

5.10

癸卯年记

前言

这一年对我来说并不是轻松的一年,但也算是充实且丰富的一年,这一年的生活逐渐变得规律,很多事情慢慢沉淀下来变成了习惯一样的事情,例如每天通勤上下班,例如周末出门聚餐,例如节假日出行旅游,这些都填满了我的时间和生活,让我觉得这一年过得飞快。似乎我也在这一年彻底摆脱了疫情的阴霾,没有什么再能限制我的脚步,我再也不必为这些琐事苦恼了。我发现今年的很多变化都是由这件事引起的,就像蝴蝶效应一般,它从许多方面改变了我的生活。

关于感情

其实在今年七月要决定续租的时候,我便十分犹豫了,内心里总是有自己很有可能需要独自承担所有房租的念头,没想到这样的想法没过多久就变成了现实。

其实早在一年前我就有审视过自己这段感情,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它固然有许多让人愉悦的地方,对方也能在许多方面给予我无论是情感上还是生活上的支持,但我也一直觉得争吵占据了大多数在一起的生活,这是一种很难以调和的矛盾,其中有近在眼前的当下的矛盾,例如生活上的差异和不愿意妥协的倔强,也有未来一年会发生的事,比如两地分居,比如身份差异的困扰,这些似乎都是我曾经同样面对过的没有解决的问题。

我承认我是一个需要有人陪伴,分享生活的人。当然对方的许诺十分重要,可能这可以支撑我坚持到对方回到自己身边,但如果在此期间,我不断地接收着负面的反馈,例如争吵和冷漠,那么这样的坚持便慢慢消减了。这本身也不是谁的错,只不过在这样的阶段,在这样的状态,两方没有那么合适而已。

随着这一年的结束,这一年的生活也随之落幕,过去的情感就让它留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试着不要带着它进入新的一年,拥抱并接受新的开始。

关于旅行

久违了的自由旅行终于在这一年成为现实。年初时我便更新了我的护照和通行证,然后陆陆续续开始办各种签证。上半年去了趟泰国和新加坡,下半年去了韩国,在发布这篇文章时,应该也从日本回来了, 可以说在东亚转了一大圈。

除此之外,在国内旅行也变得畅通无阻,似乎这一年也去了不少地方,天南海北的,像是在报复性出游一般,一得空便往外跑。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更为频繁的旅行,我的社交媒体也更新得更为频繁,应该时不时能看到我在旅行途中拍的照片。

说起这个,今年听到不少对我抱怨就是感觉我天天在外面玩,那真的是冤枉我了,我几乎只有在节假日的时候才出去旅行,或者请一天年假特种兵旅行。例如去新加坡那次,我只在周五下午请了半天假,于是我的行程就是周四下班我就直接赶往机场,坐了趟凌晨起飞早上五点多到的航班,下飞机以后赶到酒店正好开始上早上的班。回上海的时候坐了早上七点到虹桥的航班,下飞机以后直接赶到公司,九点准时在工位上开始工作。

年底的时候,签了美签,计划来年找个长假去一次美国,离开那边已经将近四年,总想着找个机会重新回去一次,不知道今年能不能成行。目的地暂定是西海岸或者夏威夷,时间暂定十一假期,届时不知道中美航班会不会继续复航,逐渐恢复成疫情前的样子。

自从买了车以后,感觉自己的活动半径也变大了不少,可以时不时开车在周边自驾游了,也算是解锁了一种全新的周末旅行方式,也愈发期待明年的行程了。

关于自己

现在回头看来,这是丰富的一年,原以为日复一日的生活在这期间的某些时刻发生了转折,从而驶向了一条不一样的生活路径,你也不知道这个时刻是在具体哪一天,但当你意识到的时候,它已经一股脑地扎进一条岔路了,人生中的选择也大抵如此。

我感觉最近自己最大的变化是,我更敢于说不了,拒绝自己不愿意的任何事物对我来说不再有负担或压力,这体现在了许多方面,对亲朋好友如此,对不熟悉的人亦是如此。我把这个变化归因为年纪到了,是时候更自我一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浪费时间在自己本就不愿意的事情上。这也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少积极的作用,对于很多事情变得更轻松自如,也减少了更多的烦恼。虽然有时候这会被人教育说,为什么在某些事上自私,但我管他呢,先顾好自己在去管别人吧。

我挺喜欢这个时期的自己的,已经过了有太多的束缚的年纪,却还没有到需要拘束自己的阶段。我还可以勉强把自己认为是刚入职场的新人,不必为太多琐事和人际关系担忧,也可以认为自己已经毕业一阵子,有了资历做许多事情。我也在尽可能地挖掘我在上海生活的全部可能性,体验更多的事物,至少这个阶段我还有精力去尝试。这样的状态我应该还会保持一阵。

年底的时候给自己申请了在职课程,未来两年的周末,我将又拥有学生身份。还在此契机下,把打算了好几年的车给买了,虽然似乎这些都让我的经济压力变大了不少,但是这些都是让人愉快且有回报的事情。我在大学时期就有一张人生清单,包括了一些想做的事情和想去的地方,这一年一下子达到了不少,着实是意外的惊喜。

结语

按照惯例,我又重新翻了翻去年的小结,那种乏善可陈的状态和今年截然不同,又或许是被压抑了许久,又或许是天性使然,我这一年又回到了我原本憧憬的样子。今年对我来说很像疫情前的2019,但又有些许不同。虽然自己做着很多和当年一样的事情,例如旅行,但是显然现在的自己变得从容许多。不再去担心未来,反而更能专注和享受当下的事情。

我的拖延症又拖出了新高度,写到这里时甚至已经过了元宵节,原本的年记都快变成新一年的季度总结了。年末也确实很忙,学校申请、工作项目、还有买车的一系列流程都集中在了一起,顺便还有准备日本签证等各种琐事,直到春节假期才逐个结尾。本想趁着春节期间赶紧写完发出来,没想到有许多想说的,越写越多,直到今天才整理完毕。

现在说新年快乐不知道是不是晚了一些,但无论怎样都希望读到这里的你拥有充满期待的新一年。祝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癸卯年冬

漫长的秋天终究结束了,我简单地同过去的一阵子做告别。这个冬天里寒冷的日子只持续了两周,短暂但深刻,正如我在这两周里的经历那样,起伏波荡,却消散得很快。前些日子同朋友聊了聊最近的生活,聊到情感的时候他表示自己不会去选择一个情感波动较大的人,他也无法接受生活中激烈的冲突。他问我为什么可以接受如此有着离散情绪变化的人;我回答道,情绪的波动它有激烈冲突的一面,但也同样能带给你更积极的正向反馈, 可能我也正是需要这样的情绪价值,所以一旦当我长时间的接受不到如此的正向反馈时,我的积极性便逐渐瓦解了。

在这个冬天最冷的时候,我又短暂地幻想着过去发生的都将被遗忘,我又可以重新恢复在此之前的生活。但激情退却,冲动消散,理性占据上风时,一切原有的矛盾又悄然出现了,什么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更何况很多问题似乎看不到解决的可能。好在这个冬天最冷的那段时间已经过去,未来天气回暖,寒冬也终将离去。

我还蛮喜欢冬天的,还记得以前在芝加哥,每次下大雪的时候,我就喜欢窝在家里,把灯光调成暖色,然后准备一些热饮,看着漫天大雪,却甚是温馨。自从回了上海就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了,冬天总是充斥着稀稀拉拉的雨,下一场便冷一阵,但好在冬天的上海依旧热闹,随时可以钻进一家温暖的铺子里,来一杯热乎的茶或咖啡。

最近着手落实了好几件放在人生清单中的事情,例如把犹豫了将近两年的买车计划变成了现实,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应该已经正式提车了,还是那年想买的车,甚至连颜色都是一开始的设想,似乎自己只是在这两年里一步步确认了自己想要的,并在某一刻变成显示而已。

还有一件好事就是收到了理大的offer,一切都来得很快,从我知道这回事到下定决心,再到申请和面试,最后到收到offer,前前后后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因为是临近开学的招生,距离开始上课也没有多久,很快又要重新有一个学生的身份了。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因为边读书边工作的关系,未来的两年将会变得十分忙碌。其实我也挺喜欢忙碌的日子,安排满自己的生活,会让我觉得充实且安心。

这一年也即将过去了,决心在春节前写完一篇年终总结,正如往年一样。祝一切顺利。

癸卯年秋末的琐事

这个秋天无比漫长,生活的琐事如同杂乱无序地充斥这些日子,很多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掀起了一阵阵涟漪。这个秋天似乎也没有想那么快结束,它拖着拖着,时至今日,都还是秋天的温度,干燥、微凉。

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原来拥挤的柜子顿时变得空旷起来,于是我把衣服分了类,宽松地放在了各个柜子中,已然没有了原本杂乱无章的样子,我感觉舒服了一些。重新铺上了全新的床单,换成了我自己喜欢的颜色,还有新的地毯和坐垫,我开始随心所欲地改变这个住了一年多的屋子。我还给我养的狗买了新的玩具、睡窝和零食,它似乎都很喜欢,它还是一副天真的样子,它的世界足够简单,也不知道它是否感知到了悄然到来的变化。

最近的事情变得多了起来,临近年末要开始规划各种假期,各种事情也都堆到了这个时候,让人应接不暇。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是临近彻底放开的时期,很多事情都变得荒唐且混乱,每天在这样的生活里,被生活硬生生推着前进着。

连续参加了两场在外地的婚礼,一次在厦门,一次在北京,天南地北的。距离上次去厦门已经超过十年了,十年前的记忆早就淡了,这次抽空再走了走环岛路,它好像变化很大,却又说不上来哪里变了。来这的人,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海水变得清澈了,这里似乎有更多热爱生活的人了。然后又去了趟北京,距离上次去也快要三年,没想到那之后一直没有再去过。依旧是深秋萧瑟的北方,一阵风吹过,街边便落叶纷纷,很快这里就要变得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了。去了趟雍和宫和五道营胡同,也算是故地重游,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可能很多年来一直如此,变化最大的应该是我来时的心境,我已经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另一个阶段了。

癸卯年春末

雨稀稀拉拉地下了近一个月,直到七月上旬才彻底打住,也就是俗称的出梅。去年上海的梅雨季直接被跳过,然后好像被一并加到了今年似的,阴雨天连连不绝。衣服晒不干是最头疼的事情,不禁怀念起以前有烘干机的日子,并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安一个好用的烘干机,顺便还有洗碗机、自动洗拖一体机,总之就是能不亲自动手就不动手。

随着暑假的来临,公司里到处都是被家长带过来的小孩,前几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我没有见过这番景象,现在也算是完全恢复成了19年以前的样子。这给我带来的困扰是,下午把电脑搬去餐厅办公的时候,就没有那么清净了,不过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整个公司好像充满了活力和童趣,不再像一个冷冰冰的运转着的大型工厂了。

这个夏天没有任何的出行计划,一来是觉得春天已经出门很多次了,二来是因为这个暑假旅游行业异常火爆,想了想还是不要在大热天去到处挤了。于是安排起了下半年的旅行,办了韩国签证,预约了美签,还计划办澳洲的旅游签,久违了的自由的感觉。

今年夏天决定续租我现在住的地方,看了几处房子,并没有遇到什么太令人满意的。相比之下现在住的这个公寓虽然面积不大,但是装修新,地理位置好,再加上房东诚意邀请,我也就没有再折腾的理由,避免了搬家这件近期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可能唯一让我没那么舒心的就是通勤问题,虽然前后50分钟的地铁因为总是有座位还可以让人接受,看看剧很快就过去了,但是两头走到地铁站的距离都接近十分钟,天气正常时还算好,最近天气热了起来就要了命。不过我发现好像不管男女,从地铁站出来大多都会撑起遮阳伞,于是我也就不愿在乎别人的目光,随波逐流地撑起了遮阳伞。

前两天在网上发了预约美签的信息,有不少人来问我是不是要回去美国,很可惜我现在只是在办旅游签。这些日子我又重新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本身重回美国的机会还是有不少的,去读书,或者工作调动,但无论是哪个都不是我最近的计划。因为至少现在的生活还是挺让我满意的,轻松且自由。机会也随时存在,正如我之前说过的,一旦我认为生活遇到了瓶颈或者陷入一种枯燥的循环中,我就会争取机会并寻求改变了。

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我一定会思考在不同地方生活所能带给我的东西,但我也深知很难有一个地方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全方面让人满意,我只能在各个选择中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一个相对合适的方式。说到底,我们每个人想要的东西总是不尽相同,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虽然幸福的感觉是相似的,但通往幸福的方式有千万种。

最后,可能要稍微讲一下为什么最近停下了写每月小结这件事。首先以前因为似乎每隔一小段时间,自己的心境和生活总会有些许变化,这给小结提供了不少值得说的事情;但近些日子,我发现生活确实是趋于一种额外稳定的状态了。倒不是说生活一尘不变,而是每件事的发生和构成变得有迹可循,它们的出发点越来越趋同,无外乎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穿插令我感兴趣的事物。这比起前两年在对于生活环境和方式的犹豫和探讨来说,单调了不少。所以逐渐地,我的每月小结就变成了一件我需要去尽力寻找这一个月特别之处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我决定在今年缓一缓这件事,把小结的时间变成一个季度或许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和解

与自己和解,或者说与某一段时期的自己和解,是一件漫长的事情。然而我也不知道怎么定义这个和解,也许是放下了执念,又或许与自己和解本身就是件没有结果无法定义的事情,没有头绪。

有些事情,你早已忘了是怎么结尾的,但一想起来便眉头紧皱,思绪万千,接着你开始后悔、遗憾、彷徨,你开始思考如果,当时不同选择的可能性,想象不同的生活。把自己绕在一个没有头绪的怪圈里,无法抽离出去。

“至少现在大家都过得挺好的。”有人对我说。

距离上次见面已经过了三年半,对我来说那似乎是上个年代的事情,我甚至都无法确认那时的自己和现在还是同一个人。这种感觉如同两段不同的记忆放在了一个躯体上一般,疏离且割裂。我尽力去回想上次见面的场景,出现的却是一些模糊的碎片。

“以后还有机会在一个城市里生活的可能吗?”依稀记得后来我问过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并不是陷在过去,而是陷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中,它周而复始地在脑袋中徘徊。我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无论怎么去做假设,每个结果都在当年的岔路口朝向另一个方向径直而去,我不愿意继续想下去了。于是整件事我一旦想起来,便终止在了这个场景、这句话。这就像是看了一场没有演员告别的舞台剧,没有得体的结尾,留下一地空白。

再次见面的场景比想象中轻松得多,说的话题也多半没有什么营养,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互相问了问近况,分享了一下各自生活的城市,还有一些未来的计划,似乎也就这么多了,一顿晚餐的时间也无法探讨更多的事情。

分别的时候已经入夜,但路边的灯光把我们照得透亮,我仔细地观察了对方的样子,似乎和当年没有任何变化。也许其实变化很大,正如我认为自己也变化很大一样,但因为模糊的记忆已经无法把当时的他和现在的作比较了,“你看起来也没什么变化,”他应该也是如此想法吧。

我一直觉得我们总有些没说清楚的事情,这些或多或少对我们各自的生活甚至人生轨迹都有影响,也许随着时间,这些影响慢慢被稀释了,变得越来越不足挂齿。然后也没有人愿意再提起过去发生的事情,今晚也依旧没有。

他要出发前往机场了,我欲言又止,便意识到这又是一次没有后续的离别。有结局和谢幕固然是一件完满的事情,但生活更像是那场没有演员告别的舞台剧,在你还没有意识的时候悄然落幕,慕然回首发现曾经某瞬便是故事的结尾了。

第二天在他降落在南半球彼岸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说出了一直以来想说的话,有当年的迷茫,也有之后的歉意。只有短短几行字,但这似乎包含了积累了多年的情绪,在这个时刻短暂地迸发出来,厚重却也轻松。

“都过去了,现在不是挺好吗。“在我表达出我的想法以后,我收到了这样的回答。的确,都挺好的。

旅途

这两天气温一举超过了35度,成为了今年以来最热的几天。不过比起去年这个时候还算好,去年的五月底已经热得不行,每天不间断地开着空调,那时还在封控的尾声中,所以记得格外清楚。我趁着这个时候把所有的春装都拾掇了起来,日常用的衣柜里一下空了不少,正式和今年的春天做了道别。

前些日子花了一个周末再加上一天年假,一共三天时间去了趟新加坡。红眼航班去,红眼航班回,再加上在新加坡的那几天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导致回来以后的那几个工作日,一下班回家倒头就睡,差不多大半个礼拜才完全缓过来。

那天去程的飞机上我记录了当时的心情:是个值得写一笔的日子,今天是新护照的第一个章,出境浦东,巧的是上一本护照的第一个章也是在这里前往新加坡。当年我也不知道十年后的自己会在哪里,做着什么样的事情。也不知道十年以后,下一本护照的第一章会是哪里,或许那时也可以把新加坡当作是旅行的第一站,新的十年冒险的开始。

2013年五月份,去新加坡考试,考完以后在新加坡玩了一圈,这是个特别小的城市,三天足够走一圈了,十年前如此,十年后的今天依旧如此。一直以来我对它的印象都很不错,城市收拾得一丝不苟,完善的城市基建和绿化。以前来的时候对此并没有感觉,但去过不少地方以后再回到这里,这种感觉就凸显出来了。

感谢当地朋友带我们去了一家藏在博物馆里的娘惹菜,这个博物馆的风格和我在美国见到的如出一辙,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饭后决定去顶楼看看,楼顶的酒吧已经座无虚席,只能作罢换个地方。这里地处市中心,坐在楼顶的酒吧就可以看到对面的金沙。薄暮中,天空呈现出深邃的蓝色,和楼宇中暖黄的灯光互相映衬着,早已没有了白天的炎热,吹拂过的风也透出些许清爽,这是一种城市夏夜的气息。

子夜,我们坐在一家被誉为全亚洲第二的酒吧里,我看着酒保娴熟地给我调了一杯尼格罗尼。金酒的味道相当浓烈,虽然有些苦涩,但是很容易入口。酒吧里坐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操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口音,各自说着自己的故事。接着我又要了一杯柚子风味的威士忌酸,很快便上了头。烛光摇曳,透过烛台上的玻璃棱角,在脸上映出金黄的细碎纹理,周围变得梦幻了起来。这趟旅行也在这个时刻进入了尾声,第二天我将回到上海,回归平时的生活。

回去的航班上我突然意识到,那个疫情时代似乎彻底成为了过去式,一趟简单的出国旅行变得简单起来。好像自己又回到了2019年的那个样子,随性且自由,我不禁开始想象起下一个旅行目的地的样子。

飞机在浦东缓缓降落,这是一趟旅行的结束,也是又一趟旅行的开始。

终于又去了次香港

香港是一座华美的但是悲哀的城。

前两个月期间,最大的事件应该是终于去成了香港。这次去香港的感觉就是似乎已经完全感觉不到疫情带来的影响,一切又似乎回到了2019年的样子。这种远离上海的感觉变得陌生起来,不知道是不是那时的心境和现在有了些许变化。

我除了小时候第一次去香港玩,其余都是匆匆路过这里,就再也没有正儿八经来玩过。两次来考试,两次在这里转机过夜,还有两次是在广州上暑校那阵匆匆赶过来闲逛。但即便是来了这里无数次,都没有像今年这次这样好好把香港玩了个遍。

有时候我觉得香港和上海挺像的,便捷的地铁网络,路边随处可以歇脚的馆子都挺好吃,十二点的街头依旧热闹,当然还有生活在城市里来自五湖四海各样的人们。以至于我每次过来都没有陌生的感觉,从容地走在街头,我并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过客。

又有时候这里让我想起了芝加哥中国城的样子,夹杂英语的广东话,英文和繁体中文互相对应的路牌,小餐馆里的金色财神像和透明玻璃鱼缸,还有到处充斥着来自上个世纪的斑驳气息。

也可能因为张爱玲,她笔下的香港就是我对这个城市最初的印象,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充满着机会和挑战,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每次来就像是拼上了一块碎片,把过去这些细碎的信息联系到了一起。

太喜欢这城市,兼有西湖山水的紧凑与青岛的整洁,而又是离本土最近的唐人街。有些古中国的一鳞半爪给保存了下来,唯其近,没有失真,不像海外的唐人街。

香港很小,三天就能差不多把这里逛完了,香港也很大,在这里发生了无数让人无法忘却的过往。我沿着尖沙咀来到南端,望着维多利亚港上来往的船舶,也许这个世界无论怎么变化,无论十岁时初来香港的我和如今的我有多大的变化,这些船依旧会照着原有的航线驶向它们应该去的地方,这眼前的一切似乎也未曾改变。雨没有停下的迹象,在岸边并没有找到一个适合歇脚的地方,回头再望一眼对岸的光怪陆离,转身向通往地下的阶梯径直走去。

癸卯年正月小结

这个月过得好快,它被春节假期分成了两半,似乎没上几天班,这一个月就结束了。在假期里去了趟一年多没去的南京,还在宁波周边爬了爬。宁波是个很适合户外的地方,层峦的山不算险峻,十分适合徒步;错落的湖泊适合在一边露营野餐;再加上靠着大海,随时可以前往海边来一场浪漫的海边露营,在日出中醒来。有着三条江穿过的平原地区,也就是市区便处于大海、山峦和湖泊之间,所以无论前往哪里都不会显得太远。本来想趁着着悠长的假期,多去户外,但最后因为接连不断的、来自亲戚朋友的饭局而最终也没能出去几次,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假期了。

随着出国旅行的进一步放开,我赶紧去更新了我的护照,这已经是我第三本护照了,正如我当时发的朋友圈里所说的,一段新的十年冒险开始了。记得第一本护照还是刚上初中那会办的,去出入境的头天晚上剪了个奇丑的发型,导致那天笑不出来,于是那张奇丑发型配着僵硬笑容的照片陪我度过了许多年。后来办第二本护照的时候急急忙忙差点错过,最后匆匆赶到,顶着一头许久没剪的鸡窝头又留下了一张笑不出来的照片,一转眼又陪了我十年。这一次新拍的照片算不上好看,但比之前算是好多了,我也释然许多,其实这些除了自己没有人会在意。

春节档的电影只看了好评最多的满江红,算是非常不错的片,至少在观影体验上不会让人有不值票价的感觉。其实这次最感兴趣的电影是程耳的无名,他之前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完全能排进我最喜欢的华语电影列表,但因为口碑太差,假期也没太多时间就打消了念头。

这次回到宁波有了想把家里重新装修一下的念头,毕竟这个房子也有十几年的使用了,装修到处都透露着那个年代的气息。之前因为去住的日子很少并没有动过这样的念头,但这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住得久了,觉得住着也挺舒服的。最近甚至在脑海中跳出来了装修蓝图,或许也可以把这事提上日程了。

可能因为彻底结束了因疫情所带来的限制,今年让我十分憧憬,不禁对未来有了更多的畅想。也祝各位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找到令自己开心的事物。

  • © 2014-2025 Jason Yan
  • PV: UV:

请我喝杯咖啡吧~

支付宝
微信